每日新闻网 > 监督与法

河南鲁山县一民办学校遭强拆夷为平地

来源:网易新闻 作者:王可道 浏览量: 743 2021-03-19

河南鲁山县一民办学校遭强拆夷为平地,县领导称:这是一个政治问题,必须拆! “公义不仅要伸张,还需彰显于人前。”这是最近的一句热词。五一节前后,河南省鲁山县一民办学校被强拆,迅速在网上火爆刷屏,并在当地及业界引起强烈反响!

无独有偶!这里也曾成为舆论焦点。因为非法采砂问题,鲁山县被中央环保督查组、生态环境部和多家媒体通报、曝光。据说后来被问责近百人,负面影响绵延至今,官方几乎“谈虎色变”。 眼下的这所民办学校,说的是鲁山县励志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中心。这是一家教育集团旗下的教育培训学校,曾经在两年前被当地政府招商引资,将一座烂尾楼激活并起死回生。 现在拆除又是为什么?媒体为何再度关注鲁山县? 据了解,这家教育集团,也是响应国家号召,在鲁山设立劳动实践基地,共有4000多名中小学生,来这里参加劳动实践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教育产业振兴,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学校成了当地及平顶山市一张形象牌。但谁也没想到,正当该校孜孜以求、努力发展之时,政府方面却无故变脸儿,昔日的烂尾楼,转眼成了“违建房”?并且冠之以“疑似别墅”!

如此起承转合,让所有人百思不解?尤其令教育集团及学校员工尴尬无措: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究竟是“关门打狗”,还是“卸磨杀驴”?“莫须有”的定性,一直笼罩着这所学校。 4月29日上午,政府方面组织有关人员强拆,来势威严且不顾校方苦苦哀求,将3000平方米学生宿舍主楼拆除,至此,整个校园建筑全部被夷为平地、现场一片狼藉,现场老百姓也都同情有加。 而在此前半年多,从2019年11月起,县政府便陆续组织人员进行强拆。1200平方米的餐厅首先被拆除;随后是12000平方米计划后续投资改造成教室和宿舍的六层框架楼也被拆除。

有意思的,“包括县长在内的许多官员都承诺,主楼肯定不拆除,拆也是政治需要……现在却斩尽杀绝、寸草不留!”中心负责人愤愤不平的说:这些陈年的破房屋,闲置多年无人问津,如今却置之死地而后快?其中一定是有阴谋的——这是自编自导自演的闹剧。 他们还指责道:“根据有关政策,根本不在拆除之列!政府朝令夕改、指鹿为马,丝毫没有信用可言,既不在乎地方营商环境,也无视‘关心下一代’,多次采用欺骗手段,逼我们拆除!” “救救孩子们吧,不要这样!”在现场,集团吴主任简直要失控,任其如何求助,还是眼睁睁看着,主楼到底被夷为平地。其苦心经营的学校,就如他的孩子,强拆就是要他命!员工们几乎哭声一片。据说这样的经历,他们已经是第三次了。 一位政府官员侧面说:这完全是胡闹!学校存亡关系千家万户,尤其貌似“默契”的麻木,裹挟着吊诡而赤裸的无情,像一把冰冷的钢刀,活生生刺向当事人的心脏,这让人如何受得了呢? 坊间也有议论:这简直是“误人子弟”!这是在摧毁一座“教育高地”,其情其景,让孩子们的思想被扭曲、道德被碾压,甚至产生心理上的阴影,让他们的“精神家园”没有了。 据记者了解,这是一所远近闻名的民办学校。投资人长期扎根教育,耕耘20多年,以平顶山为中心,辐射周边几个县城,影响方圆好多地市,在河南省也很有名气。其成绩及影响不但昭然于鲁山县,更为平顶山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如今却被摧毁甚至是扼杀了! 位于鲁山县昭平台库区乡的这所学校,经修缮改造后注册成立了鲁山县励志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中心。其教育目的,是对青少年开展劳动素质教育和研学旅行活动。据悉此前已投资1400万元,各项工作均步入了正轨,现在已然“被拆除”,也只能“偃旗息鼓”了。 实际针对强拆,该校一直向政府陈述,希望从各方面考量此事。毕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座学校的社会价值,比一家企业的经营价值大得多。即使按照政策规定,“2018年底‘多规合一’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之一的,视同符合规划,可以不予拆除,予以没收或者保留”。也就是说,学校的所有建筑都是可以不拆,而且这些建筑也根本不是别墅,这也是外界疑虑之所在。 集团的一位负责人也说:这里不属于整治区域,符合当地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学校又是公益事业、非盈利性学校,是经平顶山市教体局核准的劳动实践及研学基地,三年内解决地方百姓有200人就业,对地方经济发展作用不可估量,对农民脱贫致富作用也很大。 结果还是被拆除了!在当日的拆除现场,多名学校工作人员欲哭无泪:这究竟是为什么呀!而眼下一切的一切,都随着挖掘机的轰鸣、楼房的倒坍,将所有的理想揉碎并化为灰烬!

资料显示,鲁山地处河南省中西部,伏牛山东麓,也是淮河流域的源头之一,矿产资源及旅游资源丰富。曾经的采砂事件,也是这里的政治事件,更是当地百姓的热门谈资,几乎成了这里的形象标签和舆情标本。难怪附近百姓说:“他们眼中只有乌纱帽,全然不顾老百姓的感受,竟然连孩子也不放过啊,不是不作为就是乱作为!”

据有关媒体报道,昔日央视记者暗访发现“非法采砂”,监察人员却称“从未发现”;记者随向河务局举报,回电者竟是砂场老板,此事一度成为“公共笑柄”。而对学校的拆除,有关领导更是比照“秦岭事件”,将此提升到“政治高度”,声称这是一个“政治问题”!如果不拆就是“不讲政治”,这是何等的 “政治觉悟”呢?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这句出自清代孔尚任作品《桃花扇》的名言,如今则成了员工们的口头禅。实际也如作家方方所言: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坐山! (王可道)

编辑:唐英

用户评论
暂无评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