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报道:(胡 宁)基层党课,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在基层传播的重要载体,对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员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让基层党课真正发挥出实效,就必须做到接地气。
“高堂大论”化为“身边故事”。基层党课的内容应当既具有理论高度,又能紧密联系基层实际。一方面,要深入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让党员们深刻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基层党课可以深入解读这一目标对于基层发展的指导意义,激发党员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要将这些“高堂大论”转化为基层党员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身边故事”。可以通过讲述本地的先进典型事迹、基层治理的成功案例等,让党员们切实感受到党的理论和政策在实际生活中的生动体现。讲述一位基层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让大家看到党的政策如何在基层落地生根,党员干部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样的内容既接地气又有说服力,能够让党员们在学习中找到共鸣,增强对党的理论和政策的认同感。
“传统讲授”变为“多元互动”。传统的基层党课往往以单向的讲授为主,形式较为单一,难以激发党员的学习兴趣。在新时代,基层党课宣讲应积极创新形式,让“传统讲授”变为“多元互动”。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设置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鼓励党员们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例如,在讲解党的群众路线时,可以组织党员们围绕“如何在基层工作中更好地践行群众路线”进行讨论,通过交流互动,加深对群众路线的理解。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如播放视频、展示图片、制作动画等,增强党课的直观性和吸引力。同时,可以开展实地教学,把党课搬到红色教育基地、乡村振兴示范点、企业生产一线等场所,让党员们在实际场景中学习。如在革命纪念馆开展党课,让党员们亲身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开展党课,让大家看到农村的新变化、新发展。通过这些创新形式,让基层党课更加丰富多彩,富有活力。
“官方话语”成为“百姓乡音”。语言是党课宣讲的重要工具,基层党课要接地气,就必须在语言上下功夫。要把“官方话语”转化为“百姓乡音”,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晦涩的术语,多运用一些接地气的俗语、谚语、歇后语等。比如,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来形容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用“众人拾柴火焰高”来强调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同时,要结合当地的方言土语,让党员们听起来更加亲切。在讲述优秀党员事迹时,可以采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如讲述一位基层党员医生的事迹,可以这样描述:“咱这位医生啊,那可是个热心肠,不管白天黑夜,只要乡亲们有个头疼脑热,他总是随叫随到。就像那老中医说的,医者仁心,他就是咱老百姓的健康守护神。”这样的语言既生动又接地气,能够让党员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党课内容。
撰稿人:胡 宁
撰稿单位:贵州省凯里市交通运输局
编辑:芋圆
审核:同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