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 作者:吴晓璐
“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了《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作为首批‘白名单’企业,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立刻开展针对具备复产条件员工的摸排,在严格落实‘指引’各项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最大程度保障客户各类订单保质保量及按时交付。”4月25日,中微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4月22日,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张为表示,近期,上海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指导下,分批有序推动一批重点工业企业平稳运行、复工复产。666家重点企业已有70%实现了复工复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家“白名单”中的科创板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积极复工复产,重点行业产业链运转逐渐顺畅。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复工复产措施的落实,今年上半年科创板上市公司有望取得较好业绩。
力促重点行业
产业链运转顺畅
4月15日,工信部表示,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派出上海前方工作组,与上海市有关部门一道,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运转顺畅。设立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保运转重点企业“白名单”,集中资源优先保障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666家重点企业复工复产。
4月16日,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落实闭环管理,有力有序有效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中微公司是国内技术领先的集成电路设备旗舰企业之一。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疫情暴发初期,公司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并下设疫情防控工作组,协调通过各种海内外途径采购防疫物资,编制各类厂区防控细则并实施。公司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运营未因疫情受到重大影响。
安集科技是一家自主创新型高科技微电子材料企业,公司成功打破了国外厂商对集成电路领域化学机械抛光液的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在此轮疫情中,公司秉持“保生产、保供应物流、保员工安全”的“三保”原则,克服重重困难,确保生产连续不中断,顺利将产品运送到客户端。
“公司迅速响应上海市的防疫措施,妥善部署应对工作,紧急召回相关工作人员,对位于上海浦东金桥综合保税区的生产基地实行闭环管理,确保连续生产供应。”安集科技相关人士对记者如是说。
君实生物是一家致力于创新药物开发、生产的生物制药企业。“公司在多个国家和城市设有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商业化网络遍布全国。在发生疫情等突发情况时,我们积极对集团内外部资源进行分配协调,跨区域和跨国的有机运营增强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能够确保各项工作,特别是重点项目有条不紊地开展。”君实生物相关人士如是说。
据记者了解,盛美上海、天岳先进、沪硅产业、美迪西、和元生物等科创板上市公司积极推进复工复产,保障疫情防控和研发生产“两不误”。
“除上述已纳入‘白名单’的公司之外,不少科创板公司产业链上下游的核心供应商、客户也在‘白名单’中,生产经营稳步恢复,为贯通产业链、稳定供应链提供了有力保障。”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工信部等部门发布复工复产相关政策和指引后,近期,上海工业企业复工复产进度有所加快,物流运输持续好转。
101家科创板公司
净利润同比增长91.98%
记者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4月25日,101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数据,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75.02亿元,同比增长54.73%;合计实现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增长91.98%。
“科创板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表现不俗,出现了恢复性的强劲增长,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大幅增长。这种增长是效率驱动下的高质量增长。”田利辉表示。
具体来看,多家细分行业龙头率先交出亮眼成绩单。如多晶硅龙头大全能源一季度实现营收81.29亿元,同比增长389%,归母净利润43.12亿元,同比增长641%;IDM模式功率半导体龙头华润微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14亿元,同比增长23%,归母净利润6.19亿元,同比增长55%,公司上市后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多款产品实现量产。
业内人士表示,科创板上市公司高成长逻辑不变、基本面稳健向好,在技术突破和实现国产替代等方面持续发力、亮点纷呈,展现出科创板的投资价值和成长价值。
(责任编辑: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