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婷
“中国的50个绝美古镇,去过十个,就是旅行家”“旅行必去的十大古镇推荐”“这座低调古镇,终于藏不住了”……每逢节假日,类似的古镇游推荐便会充斥网络。毫无疑问,古镇是优质的旅游资源,但对古镇长远的保护和发展来说,大力开发旅游是不是最优解?在近日举行的“多元协作 遗产创新”古镇保护同里论坛上,住建部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教授伍江抛出的一个话题让现场专家学者陷入沉思——古镇的“活化”,是不是只有旅游开发一条路?
小桥、流水、人家,承载着中国人的乡愁。江南水乡古镇因水成镇、因水成街的风光,成为许多人特别的记忆。在我国,古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被保护,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旅游大开发,在利益的驱动下古镇之间相互攀比,而后相互抄袭——这个古镇卖万三蹄,那个古镇就卖状元蹄,换个名字,其实都是红烧猪蹄。糕点也是,这边卖状元糕,那边就卖吉祥糕,实际上都是一样的糕点,古镇开发陷入“千篇一律”。
同质化之外,古镇还有“空心化”的问题,即人不住在里面。“古镇保护中人是最关键的,有人在,古镇就在。”古城镇保护专家、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曾多次呼吁,古镇要作为居住地的遗产社区进行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作为博物馆式的陈列保护,要激发原住民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人都跑光了,古镇很快就萧条下来了。因为对于这些古镇来讲,房屋的修缮是很重要的,如果时常有人居住,房子出现一些小问题,随时可以修补。特别像江南地区的房子,下雨天容易漏雨,把漏的地方补上就好了。但如果无人居住,房子也无人维修,那么它很快就会腐烂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恶性循环:没有人住,房子坏,房子坏,人不愿意住。”
伍江坦言,比起几十年前古镇保护的境况,如今的形势要好很多。“我们从来没有过像现在这样自上而下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然而遗产保护依旧面临极大的挑战。”其中一大表现是,热衷发展古镇旅游,却往往本末倒置,将旅游作为目的甚至不惜以破坏为代价;热衷“历史风貌再现”,但对现存的遗产及其环境视而不见甚至刻意拆除后“重塑”。比如,有些地方的文化遗产挂牌以后,成为旅游热,成为网红,这本是好事,但是日常管理更多聚焦在怎么组织游客上,而不是怎么去维护文化遗产本身,有的甚至直接威胁到了古镇文化遗产核心价值的保护与传承。“这无异于杀鸡取卵。”伍江认为,对于文化遗产而言,它的维护阶段远远大于它的建设阶段,这是一个漫长且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一味迎合旅游市场是不可取的。“面对存量更新时代遗产保护的新要求,我们的观念、理论、方法、思路都需要创新。”他表示,古镇“活化”不应只有旅游开发“华山一条路”,要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途径。
“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中,我们都要做有心人,因为这是祖国优秀的文化传承。假如再不去认真来做保护工作,很可能就要毁在我们这一代的身上。”阮仪三直言,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多教训。云南翁丁古村的大火事件就是一个惨痛的例子。这曾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佤族村落,整个村子位于大山之中,房屋建筑为全木结构茅草房,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然而,一场大火,让它几乎化为了灰烬。“古镇留下了众多美好的历史人文景观,要好好地保护和爱护她,保护她的内涵,保护她的外貌,同时也要让她适应时代,得到新的成长和发展。”
探寻未来古镇保护发展之路,许多人将目光投向了多方协同合作。据同里镇镇长周佳雨透露,长三角地区水乡古镇星罗棋布,彼此地理相邻、文化相似、语言相通、民俗相近、情感相联,十数个古镇携手联合申遗已走过23个年头。“尤其是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实施以来,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非一城一隅之力、一人一物之功,更非一时一刻之事。当我们古城古镇古村,专家、机构、政府、游客、居民等携起手来,古典与现代相融、城市与乡村相汇,一幅中国式现代化的江南水乡新图景跃然纸上。”
责任编辑:李婷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