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龙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晏宇翔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根据海关总署4月14日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8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外贸进出口呈现“开局平稳、逐月向好”的积极态势。这一数据说明,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日趋平稳,复工复产加快推进的宏观背景下,中国经济正在以其强劲的韧性、活力和潜力彰显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的良好表现是中国经济复工复产和转型升级、稳外贸政策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区域协同发展与贸易空间拓展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是国内相关产业快速复工复产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畅通国际大循环打下坚实基础。今年一季度,中国出口总额为5.65万亿元,同比增长8.4%,这是当下正在持续加速复苏的中国经济的重要体现。事实上,正是国内市场经济活力不断得到激发,经营主体活跃带动产业、就业等快速复苏,才能不断生产出在全球范围都具有巨大需求的优质商品。而作为全球贸易体系中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中国商品的持续生产与稳定出口对全球经济意义重大。
在一季度出口商品中,作为大宗商品的农产品、成品油、钢材和化肥增长迅速,同比增长幅度均达到了15%以上。这既体现了中国相关产业在今年复工复产以后逐步稳定恢复,同时也充分体现出中国作为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重要供应商,对全球经济的稳定运行的重要意义与积极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出口的商品中具有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同比增速高达7.56%,其中汽车和蓄电池出口更是分别同比增长96.6%和84.8%,实现接近翻倍增长。这说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的竞争优势正在持续增加,制造业出口商品体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了贸易结构的优化和增长的稳定性。中国正在利用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等各种方式,不断扩大对外贸易的多样性,与全球新兴市场和地区积极探索相关国际贸易合作,进而为外贸质量提供了更好保障。一季度,中国与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的进出口总额达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6.1%,高出外贸进出口整体增速11.3个百分点,规模达到进出口总值的15.8%。同时,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6.8%,占进出口总值的34.6%,提升了3.5个百分点。
这些不断增长的贸易数据,体现了中国积极拓展国际外循环空间,持续深化发展对外经贸关系,不断扩大本国经济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贸互补性和利益汇合点,从而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这不仅为中国的中游原材料、通用设备等商品出口提供支持,也为中国实现产业升级与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提供充分空间。这是中国坚持经济发展与世界合作共赢,维护国际多边贸易体制,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的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三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拓展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空间和对外贸易空间。在一季度众多进出口数据中,中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的快速增长也值得关注。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速高出全国整体7.8个百分点,同时规模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了18.6%,对全国进出口增长贡献率达到45.8%。这样亮眼的数据是中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巨大空间的明证。而从经营主体发展的角度来看,一季度中西部地区有进出口实绩外贸企业数量达到5.6万家,增加11.3%。其中民营企业表现十分亮眼,进出口1.08万亿元,增长32.8%。这说明中西部地区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是培育壮大经营主体的有力保障,而快速增加的企业数量背后反映出不断增强的市场信心和良好预期。
当前世界经济的衰退风险正在快速上升,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滞胀趋势正在逐步形成,中国外贸经济能够在如此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景一定更加光明,同时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将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和新活力。
(责任编辑:乐水 安然 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