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雅江县的剪子弯山隧道。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潇 摄
有基础
近年来,四川在收费、气象监测预警、基础设施监测等方面主动进行数字化建设,为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有举措
将在贯通南北的京昆线、连接成渝双城的渝蓉线、辐射川西的川藏南北线等线路,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在选定的示范通道上,围绕“智慧扩容”“安全增效”,开展12个试点任务
有目标
到2027年,四川将完成90%的国高繁忙路段、25%的国道繁忙路段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三覆盖”“三提升”,基本形成“一网监控、一键联动、一体管理”的数字交通发展格局
日前,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公布第一批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区域名单,四川位列其中,且是西部唯一入选省份。
数字化转型怎么转?四川将如何开展试点?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
为何转型 全面提升通行效率和安全水平
今年4月,财政部、交通运输部下发通知,明确将通过竞争性评审,以“奖补结合”的方式,重点支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以及国家区域重大战略范围内的国家公路和国家高等级航道,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其中,公路基础设施奖补金额最高达10亿元。
在“真金白银”的激励下,27个区域踊跃申报。最终,四川成为开展示范试点的8个区域之一。
四川为何能入选?
从战略位势看,四川是国家战略腹地,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在川交汇叠加,战略位势极其重要。
从交通区位看,四川与7个省(区、市)接壤,与重庆一起被赋予全国综合立体交通极的地位。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6轴7廊8通道”主骨架中,有“3轴2廊2通道”在四川交汇。
从路网规模看,四川综合交通线网总规模达43万公里,居全国第一,其中,公路里程占综合交通线网总规模的比例达97%,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里程居全国第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国第三。公路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客运量(营业性)、货运量占比分别为57%、93%,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根据四川省交通路网现状与发展特点,交通运输厅选择将公路运输通道作为数字化转型的示范通道进行申报。“还有一个突出优势。四川较早就开展了智慧高速等数字化尝试,具有较好基础。”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四川在收费、气象监测预警、基础设施监测等方面主动进行数字化建设,为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比如,建成全国首条全天候感知“智慧高速”成宜高速公路,可提供全天候车道级导航服务;在146个收费站应用匝道预交易、云收费等技术,提升站点通行效率;对公路桥梁、隧道等重点结构物安装监测装备,在部分重点路段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虽然已有尝试,但就需求来看,既有手段和覆盖面还远远不够。
四川地质条件复杂,地质和气象灾害多发、易发、频发,使公路安全保畅的压力愈来愈大。统计显示,2023年全省高速公路共发生气象地质灾害1.1万起,平均影响时间5.9小时;普通公路发生气象地质灾害导致的阻断事件300多起,平均阻断时长1.3天,最长超过60天。
还有越来越大的车流量。据大数据分析,省内车流量主要分布在以成都为中心、辐射市州的通道上,省际车流量主要分布在成渝、京昆、沪蓉等大通道上。而以成都为核心的成都绕城高速公路及周边放射线高速公路,建成时间早,物理扩容空间小,每逢节假日,缓堵保畅任务都非常艰巨。
“保畅保安,仅靠传统手段不得行。”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全面提升四川公路通行效率和安全水平,让公众有更多获得感。
如何转型 以示范通道为载体,开展12个试点任务
在交通运输厅,记者看到一份《四川“大蜀道”主骨架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结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在川布局,四川将在贯通南北的京昆线、连接成渝双城的渝蓉线、辐射川西的川藏南北线等线路,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在选定的示范通道上,围绕“智慧扩容”“安全增效”,开展12个试点任务。“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试点任务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将起到“1+1>2”的效果。
“智慧扩容”理念,是在不大规模增加场外设施的前提下,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新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深度融合,通过部署感知设备、通信网络、交通诱导系统等,让点、线、面一体联动,从而提升公路的承载能力和通行效率。
在“点”上,建设智慧站点。目前已经确定,四川将对成都绕城、雅康、成雅、绵广、成仁、南大梁等高速公路79个车流量大的收费站,实施智能查验、在线计费、站前预交易等,优化车道设施布局,让单个车辆平均通行时间减少10%以上。
在“线”上,实施主动管控。成都绕城高速的繁忙程度位居全国高速公路前列,通过成都绕城高速公路和其他高速公路转换的“高接高”连接点,也常常是车流拥堵之地。试点选取在成都绕城高速,以及与成都绕城高速相衔接的京昆高速成雅段、京昆高速成绵段、渝蓉高速、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机场高速等7个路段共229公里高速公路上进行。在车流高峰时段,管理部门将主动介入,采取出入口协调控制、动态车道管控、动态开放应急车道等措施,提升通过率。通过成都绕城高速与周边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的协同联动,实现高峰时段平均时速提升20%以上。
在“面”上,将推行“一张网”服务新模式。路况、车流等信息,将聚集在统一的数字底座上,通过多种媒介向公众发布。这一服务将覆盖全省高速公路网,形成一张服务网。高速公路上、重点国道上的服务区,也将建立数字化系统,加油站、充电桩、车辆驶入驶出等信息,实时集纳入“一张网”。
“安全增效”旨在提升公路通行的安全水平。此前,全省已建成覆盖152座桥梁、10座隧道、73处边坡/地质灾害点的监测预警系统,试点后,覆盖的范围将更广,运用的技术手段也将更综合。
以隧道为例,将创新进行“网格化”监测。攀西高速、雅康高速、都汶高速、达陕高速等7条高速公路的74座隧道,已确定被纳入试点,洞内每隔两公里将设置一个监测断面,精确监测进、出隧道车辆。同时,通过数据融合分析,对隧道“2公里网格”内通行车辆运行状态进行分析,一旦有异常,便可通过“网格”迅速定位,并分级预警。
此外,在重点路段,四川已确定在8座桥梁、24座隧道、110处高风险边坡地质灾害点,综合应用北斗、高精度传感器、毫米波雷达等技术实施监测预警。同时,还确定在260公里恶劣气象高影响路段,实施气象自动化监测、精细化预测、风险分级预警、联动管控调度。
持续转型 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三覆盖”“三提升”
数字化转型的实施内容,除了保畅保安,还有体制机制创新。
近年来,跨区域跨部门合作、数据共享在四川已成常态。在交通出行方面,四川已建立14项协同联动管理和服务机制,比如,高速公路公司、公安交管、交通执法、地方政府“一路四方”共同来管理一条高速公路,通过和导航服务商合作,为公众提供及时的出行信息。
“协同联动管理,还将开展更多探索和尝试。”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成都绕城高速公路的主动管控,有望在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实施。交通、公安两部门将携手,进一步完善联合管控工作流程,何时开放动态车道、何时开放应急车道,将更细致和及时。
步入四川省交通运输运行调度中心,可看到全省高速公路和重点国省干道的运行现状,每逢节假日或重大事件,在这里进行调度,更为直观和及时。该中心以公路交通调度数据为重要支撑,接入了全省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等的5.9万余路监控视频,覆盖省市县三级。
记者了解到,针对运行监测预警任务,接下来,四川将加强跨部门协作,建立交通、公安、文旅、应急、气象、民航、铁路等多部门参与的特殊时段态势分析研判,接入更多行业数据和应用,为保畅保安提供支撑。
相关标准的制订也在进行中。交通运输部、财政部鼓励各试点区域因地制宜,以省(区、市)为单位,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四川正在搭建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相关标准规范体系,拟从设施设备、数据采集和接口、技术规程3个层面,制定具体标准。
按照试点目标,到2027年,四川将完成90%的国高繁忙路段、25%的国道繁忙路段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三覆盖”(示范通道内高速公路路段感知设施全覆盖、高速公路主要桥梁隧道边坡及气象灾害易发点感知设施全覆盖、普通公路重要节点感知设施全覆盖)、“三提升”(繁忙路段高峰时段通行效率提升20%左右、示范通道内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效率提升30%左右、人民群众出行服务体验感明显提升),基本形成“一网监控、一键联动、一体管理”的数字交通发展格局。(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眉灵)
(责编:章华维、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