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讯 近日,湖北省勘察设计协会公布了2024年度湖北省勘察设计成果评价认定成果名单,中国化学所属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4个项目分别荣获2024年度湖北省勘察设计成果评价化工工程一、二、三等成果,充分展现了公司在工程设计领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
一等成果
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环保搬迁项目一期工程30万吨/年半水-二水湿法磷酸及配套装置
项目简介
刻苦钻研、厚积薄发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环保搬迁项目一期工程30万吨/年半水-二水湿法磷酸及配套装置固定投资42644万元,主体工程为一套30万吨/年的半水二水磷酸装置、1.5万吨/年氟硅酸钠装置、磷酸酸性循环水站及磷铵酸性循环水站,磷酸装置采用五环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半水-二水磷酸设计技术(专有技术号:ZYJS2018-005SR)和半水-二水法湿法磷酸生产工艺及其系统(专利号:ZL201510491384.6),氟硅酸钠装置采用连续合成的生产工艺。项目于2020年12月1日开工建设,2022年1月5日完成建设,项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各项指标达到或优于设计值,装置消耗等技术经济指标全部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本项目采用国内自主开发的专利技术,实现了生产装置大型化、全部设备国产化和设计创新集成化,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国内大型磷酸装置的设计、设备材料制造加工、工程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重庆湘渝盐化煤气化节能升级改造项目
项目简介
重庆湘渝盐化煤气化节能升级改造项目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氨,公称规模30万吨/年。工艺装置包括空分、煤气化、变换、酸性气体脱除、气体精制、硫回收、氨合成、氨冷冻、甲醇装卸站、全厂火炬。主要工艺流程描述如下:以煤为原料,利用空分送来的氧气为气化剂,通过水煤浆气化装置生产粗合成气。粗合成气在变换工段进行水煤气变换反应,将粗合成气中的CO变换为H2。变换气经余热回收冷却后,送至酸性气体脱除工段脱硫脱碳,净化气进入气体精制工段,进一步脱除CO等杂质并配入氮气后,经增压作为原料气供给下游氨合成装置生产液氨。
本项目全流程由中国化学五环公司以EPCC总承包模式进行建设,于2021年3月签订合同,2023年1月18日一次性开车成功,至今已经长、稳、安、满、优运行21个月。
二等成果
广西华谊新材料有限公司广西华谊75万吨/年丙烯及下游深加工一体化项目原料和产品罐区工程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
项目简介
广西华谊新材料有限公司广西华谊75万吨/年丙烯及下游深加工一体化项目原料和产品罐区工程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共储存15种不同的原料和产品,其中原料4个种类,产品11个种类;原料和产品罐区总罐容达到40.69万方。预计年周转量为230.5万吨,是大型综合性罐区工程。
储运物料既有液化烃,又有可燃和高毒液体;既有低温常压储存、常温高压储存,也有对温控有要求(防聚合、结晶)的介质。本罐区原料丙烷、丁烷采用低温常压储存,采用双金属壁全容罐。丙烯、C5+采用常温压力球罐储存。原料苯、异丁醛、正丁醇、异丁醇、丙酮采用常压内浮顶罐储存;丙烯酸(含商品酸、酯化酸、冰晶型丙烯酸)、丙烯酸丁酯采用常压固定顶罐储存。
项目于2021年1月开工建设,2022年7月所有储罐系统完全投用,各项指标达到或优于设计值,罐区能耗、低温罐日蒸发率、尾气处理等指标均优于设计控制指标,为业主创造了非常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等成果
应城宏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IGCC分布式能源碳中和应用示范暨合成氨绿色改造升级项目
项目简介
应城宏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IGCC分布式能源碳中和应用示范暨合成氨绿色改造升级项目以煤作为气化原料,采用华东理工大学的多喷嘴水煤浆气化技术(6.5MPag)生产粗合成气,粗合成气经一氧化碳耐硫变换、酸性气体脱除、气体精制、合成气压缩及氨合成工序生产液氨产品及CO2气,送至下游联碱装置作为原料。
本项目生产规模为40万吨/年液氨,0.31万吨/年液硫,50000标方/hCO2气。
五环公司负责本项目的初步设计及详细工程设计,2021年3月~7月为初步设计阶段,2021年9月开始详细工程设计,2022年7月完成详细工程设计,2023年4月一次投料成功并转入试生产阶段,至今已正常运行,生产负荷稳定,装置能耗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编辑:曼妮 审核:同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