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瑞红既是罗珊娜的老师,也是她的朋友。曹瑞红希望罗珊娜沿着梦想的方向一直走下去。
图为罗珊娜(左)和曹瑞红合影。
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市区有一家中医诊所,名为上海中医诊所,由华人朱荣富于上世纪90年代开设。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成人班学生、48岁的罗珊娜已经在这个诊所工作了23年,每天负责接待患者,必要时,还为中国医生和患者顺畅沟通做翻译。
罗珊娜是我的学生,也是我的好朋友。20多年前,她因一部电影迷上了中国武术,经人介绍认识了师父朱荣富,从此与武术、中文、中医结下了不解之缘。
因武术与中文结缘
1991年,罗珊娜还是一名中学生,突然被电视上正在播放的中国功夫电影吸引了,便萌发了学武术的想法。但在当时,获取和中国有关的信息并不容易。罗珊娜到处打听,直到1995年,已经入读大学的她经朋友介绍认识了朱荣富。当时,朱荣富在开设中医诊所的同时,创办了上海武术俱乐部。他白天在诊所工作,晚上免费教武术。罗珊娜便开始跟着朱荣富学习武术,后来又在中医诊所上班。
那时候,网络资源并不发达,朱荣富从中国买了很多介绍中国武术的磁带和一些影音光碟。罗姗娜回忆道:“看视频时,我只能看武术动作,看不懂里面的中文字幕,于是决定学习中文!”
1998年暑假,朱荣富的女儿到罗马尼亚探亲,罗珊娜就跟着她学习中文。“师父的女儿是我的第一位中文老师,还教会了我用筷子吃饭。我会写的第一个汉字是‘马步’的‘马’。”罗姗娜说。
暑假很快过去,短暂的中文学习经历让罗珊娜坚定了学习中文的想法。在学中文的路上,她有多位老师,有布加勒斯特大学中文系毕业生洛河,有从事翻译工作的西蒙娜·米克洛什以及布加勒斯特大学中文系的周成兰老师。“有两年,我白天旁听中文系的课,晚上跟着老师学习中文。”罗珊娜说。
2013年,布加勒斯特大学孔院成立。罗珊娜开始在孔子学院学习中文,一周两次课,每次1.5个小时。回忆起这段学习中文的日子,罗珊娜说:“孔院的老师都善良友好,我非常喜欢到孔院上中文课。”
致力于中国武术传播
罗珊娜因爱上中国武术开始学习中文,但她的武术训练一直未落下。自从1998年跟着师父朱荣富学武术,一直坚持到现在。
“我曾前往云南昆明参加杨氏太极拳训练,两次到四川成都参加武术比赛,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此外,我还多次参加在世界各地举办的武术比赛,捧回很多奖杯。”罗珊娜说。
随着上海武术俱乐部的影响力提升,罗珊娜和其他学员常受邀为一些大型活动进行武术表演。他们从来不问酬劳多少,有时甚至自掏腰包支付差旅费,前往外地演出,为的是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武术。除了抓住一切机会介绍中国武术,武术俱乐部还通过与罗马尼亚著名导演合作,提升中国文化在罗马尼亚的影响力。“今年,81岁的师父有机会从幕后的武术指导走到台前,在这位导演的音乐剧中表演一段武术。”罗珊娜说。
对中医渐生兴趣
在中医诊所工作,罗珊娜耳濡目染,对中医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9年,她前往山西太原参加了为期两周的中医工作坊,学习针灸。“那次工作坊是针对罗马尼亚医生的,只有我和另一位同学会讲中文。我觉得很骄傲!”罗珊娜说。
罗珊娜说,她的人生轨迹可以用3个关键词概括:武术、中文、中医。这些中国元素定义了现在的她,也滋养了她。她说,这些正是她人生的重要能量来源。
作为她的老师、好朋友,我为她找到愿意付出一生热情的事业而感到开心,也祝福她走得更远。
责任编辑:申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