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侯雪静
初夏时节,重庆广阳岛,潺潺溪流里鱼儿戏水,繁花掩映中蜻蜓飞舞。
这座长江上游面积最大的江心生态岛,在长江大保护之前曾因过度开发导致生态恶化严重。如今,一幅巴渝田园风景画在广阳岛徐徐展开。
如今,重庆广阳岛成为市民健身露营、旅游休闲好去处。新华社记者侯雪静 摄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近年来,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旋律,长江沿岸多个城市探索城市智慧水管家、打响管网攻坚战、污水处理厂变为资源工厂等,创新城市污水治理。生态环境部最新数据显示,长江干流国控断面连续3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长江母亲河焕发生机活力。
连日来,记者顺长江而下,深入相关省市,通过一滴污水的净化之旅感知长江大保护的科技含量。
在安徽六安,三峡集团所属长江环保集团六安水管家公司集控中心,智慧调控系统大屏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标记城市里一滴污水的“旅程”——
每当节假日用水量增加时,“水管家”下达调水指令,召集邻近的自来水厂“增援”,缓解供水压力;同时,“水管家”会根据用水量估算排水量,如果超过片区污水处理能力,将指挥污水去往其他污水处理厂,确保城市健康“代谢”。如遇降雨,“水管家”会迅速生成降水模型,根据地表水流向预测最易积水区,提前做好预案,打开相应排涝泵,“拧松”城内河道排水阀门,腾出库容,避免内涝。
安徽六安水管家智慧调控系统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全业态水务智慧调控系统,实现对所有接入场站的集中监视和远程控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一体化调度。新华社记者侯雪静 摄
“我们借鉴管理电力系统的方式来管理城市污水,通过‘一张网’推动城市实现供排一体、厂厂联动、厂网联动重构城市水系统,变碎片化治理为统筹精准治水。”长江环保集团安徽区域公司执行总经理黄荣敏说。
截至4月,六安建设雨污管网100余公里,完成111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水体环境正发生转折性变化——3年间,城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从44.8%提升至67.72%;污水处理能力从18.5万吨/日提升至41.5万吨/日;14条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整治并通过住建部复核销号,22个积涝点完成整治。
针对长江沿岸城市存在的污水收集率低,管网等基础设施落后,污水处理厂低效运行、厂网分离,产业链“片段化、碎片化”等问题,“我们已与23个长江沿岸市区县签订‘水管家’合作协议,在六安、岳阳、宜昌、仙桃、九江、芜湖等地注册了‘水管家’公司,目标是‘一个城市、一张蓝图、一个机制、一个管家’,从源头修复生态和保护环境。”长江环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殿常说。
污染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管网。管网健康了,河湖才能健康。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说,管网是城市的动脉,是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更是城镇污水治理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系统化治污思维是共抓长江大保护的重点。
“我们瞄准管网这个城市污水治理的短板,实施以管网为重点的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将70%长江大保护相关投资用于厂网建设。”王殿常说。
一滴滴污水汇入污水处理厂,在这里实现化浊为清的蜕变。
在长江下游的宜兴城郊,一片设计前卫的建筑群,绿植鲜花掩映着小池塘、咖啡厅,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不时有市民来这里散步,这不是城市公园而是我国首座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
宜兴概念水厂生产的“永续水”可用来制作饮用水、酿啤酒、泡咖啡。“十四五”期间,长江沿岸城市还将以宜兴概念水厂为样板,建设一批面向未来的污水处理厂。新华社记者侯雪静 摄
“我们试图重新诠释污水厂和城市的关系,将传统污水处理厂从污染物削减基本功能拓展至城市能源、水源、肥料工厂等多种应用场景,传递‘污水是资源,污水厂是资源工厂’的理念,融合生态、生活、生产于一体,消除‘邻避效应’,打造开放共享的新型城市空间。”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翼飞边介绍边打开一瓶水厂生产的“永续水”解渴。
“水质永续、能量自给、资源循环、环境友好”,宜兴概念水厂用一组数据诠释了这一运营目标——每天生产2万立方米再生水、0.8万立方米沼气、23吨有机肥、1.8万千瓦时电。同时,将干化后的沼渣用于园林绿化、制砖用土,演绎着污水变资源、污泥变花海的“水魔法”。
“污水处理厂也是实验室,这里有2万吨/日的水质净化中心、100吨/日的有机质协同处理中心和生产型研发中心。这里还可以将实验室的前沿技术直接应用于现实场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宜兴概念水厂专家委员会成员之一的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李激说。
目前,三峡集团参与共抓长江大保护已累计完成投资约950亿元,累计投运污水厂325座,污水处理规模426万立方米/日,建设及投运管网长度1.8万公里,全面消除试点城市合作范围内黑臭水体,合作区域内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基本消除。
【责任编辑:韩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