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高原古城——西宁的商业街区人声鼎沸,好不热闹。与此同时,分布在商业街区周边的图书馆及青海省图书馆、西宁市图书馆内,市民埋头阅读,宁静诗意。动静相宜之间,活力古城、书香西宁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里很安静,学习不容易被打扰。”傍晚时分,西宁市沈那中学的学生杨曦悦与田欣蕊相约来到西宁市图书馆学习,俩人时而埋头思考,时而轻声讨论。“离家近,周末或者节假日会约着一起来图书馆学习。”两人表示,图书馆的延时开放服务对学生群体很友好。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要职责。连日来,青海省图书馆、西宁市图书馆、城西区图书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图书馆等省内多家图书馆均推出延时开放服务。此外,西宁市图书馆还推出了西图夜校课程,尽可能满足广大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学员们在这里强技能、补素质、拓社交,上夜校正成为西宁市民下班后“不误正夜”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西宁市图书馆推出延时开放服务,市民们正在阅读,学习。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市民们阅读,学习。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市民在青海省图书馆学习。人民网实习生 陈旭阳摄
学生在图书馆学习。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市民在图书馆学习。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市民在图书馆阅读。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夜晚,市民在图书馆学习。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西宁市图书馆推出西图夜校课程。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摄影课堂上,老师正在讲解手机摄影知识。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责编:杨启红、甘海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