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北京讯 文/申静思、丁一芝 图/郭海鹏 等 10月26日至27日,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于北京国家体育馆新闻发布厅举办了委员会成立五周年庆典暨本年度第三场公益讲习会。
据悉,此次盛会是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致力于赓续中华文脉,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贡献力量。大家齐聚一堂、气氛热烈,共同研习以《群书治要》为代表的治世宝典中所蕴藏的智慧、理念、方法,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底蕴与时代价值的思想盛宴。
中央党校教授、《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主任刘余莉做主题报告
本次讲习会主讲老师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主任刘余莉教授;剑桥大学博士、博士后聂菲璘;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副教授刘锡城;国家开放大学讲师葛斯青;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罗嘉羽;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程丽君。
《群书治要》积极推动者孔春惠女士致辞
群书治要事业积极推动者孔春惠女士致开场辞。她不但是一位传统文化践行者,也是一位《群书治要》的积极推动者。她指出,五年来《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守正创新、埋头苦干,砥砺前行、凝聚力量,以弘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践行“两个结合”。“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委员会聚合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同道之士前来参加讲习会,始终以“行天下大道,立天下大功”的大同理想为方向,以弘扬传统文化、实现强国建设的复兴伟业为先导,以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的千秋功业为目标,学习治世经典,力行圣贤之道。
她还指出,弘扬传统文化必须明晰国学与人民的关系,使中华文化成为每个中国人特有的精神标识,服务于自身、服务于人民、服务于世界;把握国学与实践的关系,在认识世界、讲述世界之外,更要化导世界、改变世界。在当前国际形势的博弈之下,在中国发展的新时代新征程,勇敢地担负起以文化人、以文化天下的历史使命。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秘书长滕小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发表致辞。滕秘书长指出,在刘余莉教授的带领下,委员会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广受社会各界好评。她表示,讲习《群书治要》旨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文化基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智慧源泉。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对现代世界文明进程影响深远。她衷心希望委员会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以《群书治要》为依托,开拓奋进,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再创辉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强大力量。致辞后,滕秘书长及委员会副主任刘红利博士为北京地道餐饮有限公司、北京辰尧科技有限公司授《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理事单位牌匾。
中国佛学院讲师、《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谷文国博士致欢迎辞。谷博士通过一连串醒目的数字直观地向大家汇报了委员会近年来的成果,并对社会各界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此他如数家珍:五年来,委员会深入研究挖掘《群书治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思想精髓,举办了50余场公益活动,受邀进行300多场专题讲座,参与400多项文化交流活动,承担国家级、部级科研课题5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发表180余篇文章,出版22部专著、编著(其中多部被译为俄文、日文、韩文、阿拉伯文)、1部丛书(中英文各11册)。谷博士指出,正是刘教授的高风亮节和笃志前行感召了众多志士仁人共同成就了《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成就了每一位想要学习传统文化的同仁。最后,谷博士感慨在当今充满诱惑又容易让人迷失的时代,安顿身心至关重要,并呼吁与会同仁以圣人为榜样,言圣人之言,行圣人之行,进德修业,自强不息。
在专题报告环节,刘余莉教授以《心态改变命运》为题作精彩的主旨报告。刘教授指出,“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心态即命运,圣凡之间的区别在于起心动念之不同。若想达至“君子坦荡荡”的境界,需要克己复礼,克除私欲、折服傲慢,助人为乐、成人之美。向上社交的意义在于见贤思齐,学习卓越之人大公无私的品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国家忠诚、为社会奉献。她强调,面对逆境要认清其本质,明白每个人都会面临挫折,但挫折不会永存。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挫折变为成功的垫脚石;每次挫折都会有转折点,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逆境也能成就人。在上述前提下检讨挫折,汲取教训,看清并纠正自身的弱点,做到“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事事顺利的关键在于厚植德行,要明白福田心耕之理,懂得以自己的影响力去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如此方能于工作中积功累德。她还提出,实现良好有效的道德教化,需从孝悌教育入手,培养人恩义、情义、道义的处事原则,进而塑造自身良好人格,持续迈向觉悟且智慧的人生。
“讲习会”主讲老师及主持人
聂菲璘博士以《〈群书治要〉中的治学之道》为题,给大家介绍了治学的目标、内容、原则、态度及方法。她强调,“学”不仅仅指一般学问,更指圣人之学,亦即古圣先贤所传之道。读书志在圣贤,修身治学的总目标是对道的追求。教育旨在成就学生的德行和道业,进德为内,存心忠信,自觉而觉他;修业为外,以“修辞立其诚”为途径,修理文教,自立而立他,由此化民易俗、近悦远怀。通过对《周易》《论语》等经典中相关文句的阐释,她提出,学习圣人当以修德、讲学、徙义、改过为务,要效法往圣先贤“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理念,秉持谦虚恭敬的态度,从孝道出发,以知、仁、勇三达德涵养德行。学问思辨,应当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持之以恒,积小成大,珍惜时间,学而不已。
刘锡城副教授作主题为《持之以恒:国家经济和对外发展之道》的报告。《群书治要·袁子正书》言:“故圣人贵恒,恒者德之固也。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未有不恒而可以成德,无德而可以持久者也。”他依准《群书治要》中的道理与史实,结合中国与非洲的合作共赢,对其中的发展之道作深入解读,指出“持之以恒”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发展的制胜法宝。他认为,中国逆势启动中非合作论坛高峰会,历经24年与非洲进行互利合作,秉持“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对非洲平等谦卑,在不完美中持续耕耘,收获了累累硕果,未来可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持之以恒”作为治国理政方法论的重要性。孔子也说:“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他总结道,“持之以恒”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不二之道。
“讲习会”会场剪影
葛斯青博士的报告题目是《〈群书治要·尚书〉中的政治智慧》。报告以《尚书》中众人熟知的名句开篇,着重阐述了《群书治要·尚书》所体现的夏商周时期有关君德的言论和德福一致的政治实践。她借助经典词句背后的历史典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其中蕴含的德治、居安思危、德主刑辅、廉政、敬天保民等思想。同时,她还介绍了《尚书》的来源、名称、文体等基础知识,并指出《尚书》这一上古文献在其后的两千多年里成为儒家政治学说的基本典籍,位列“五经”之一,在中国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读经典。
罗嘉羽博士从正己的内涵、目的、意义以及方法四个方面,为大家作了题为《传统文化中的正己智慧》的汇报。她指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生而为人,如果不能做到坦坦荡荡、顶天立地且长存仁义礼智,便会为天地所不容。故而,“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所有的顺境与逆境、善缘与恶缘皆是由心自造自现。因此,当遭遇困难与挫折时,不能怨天尤人,而应自我反省、及时改过。以圣贤经典为导航,从正知、正见出发,做到心正、言正、行正。唯有如此,才能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基础上,最终达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
程丽君博士进行了《〈群书治要〉中的俭德避难智慧》专题讲习。《周易》云:“君子以俭德避难,不可荣以禄。”程博士指出,奢侈对个人、家庭、国家的害处极大,唯有注重节俭,才能避免危难,使得个人行稳致远、家庭兴旺不衰、国家安定富强。提倡节俭、遏制奢靡之风,是每个家庭和国家的当务之急,也是家庭与社会教育的必需内容。俭德的涵养始于戒贪,需以知足感恩、战兢惕厉的心态格除物欲、锤炼定力。在涵养俭德的过程中,需要静心内省、反观自照,这样才能明辨是非、改过迁善。她强调,必须坚定志向、牢记使命,注重精神世界的充实与提升,同时,务于力行、久久为功,培育尚俭戒奢的清风正气,以俭修身、以俭兴业。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在文艺汇演环节,部队军医阳敏先生首先为大家带来古琴曲《平沙落雁》,借鸿鹄之远志,抒志士之心胸。“百善孝为先,孝敬是根本。”北京艺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孩子们用舞蹈《中华孝道》,生动演绎出对长辈的深深敬意,从而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感恩之情与敬爱之意。军旅歌唱家陶红、曹晓军女士共同演唱《六尺巷》,赞扬和传递了相互礼让、以和为贵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分别带来独唱《礼乐兴邦》《家和万事兴》,将文艺汇演推向高潮。礼以致中、乐以成和,家和万事兴,这是中华儿女向世界人民发出的心声。
通过这些着眼于人、落脚于人的文化形式,委员会精辟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久可大的思想价值与日用日新的实践价值,期望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
会场内座无虚席,掌声接连不断,与会同仁学习热情高涨,纷纷表示收获满满。人民日报《新闻战线》副总编辑董建勤女士,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张波女士,河南省汝州市政协副主席、全国十佳孝贤组委会常务主任张延芳女士,河北省定州市中心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王亚红女士分别作精彩分享,讲述各自的参会心得与修学体会,并对近年来《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勇于担负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使命之行谊给予了肯定和赞扬。
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主任孙华教授总结发言
讲习会最后,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主任孙华教授进行总结发言。他指出,讲习会之所以能讲好似浅实深的理论问题,依托于讲课老师深厚的科研功底与深刻的人文情怀。他认为,本次讲习会的嘉宾致辞有高度、讲师演说有深度、学生实践有广度,研究主题回应了现实,弘传重点回归了内容,回答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道德观何以正确”之问题。他期许与会者敬畏经典、敬畏师长、敬畏自己,使古老的文脉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出席本次讲习会暨庆典活动的领导和嘉宾还有: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秘书长吴立菊;《中国纪检监察报》主任、记者毛东红;北京京房国鑫物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梅雪峰;辽宁科英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沈阳第一水泵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宋景尧;广东省蓝态公益基金会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张华;《瞭望中国》杂志社执行总编王学会;《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副总编辑张伟局;牡丹江市传统文化学会会长刘子鑫;西安文慧书院院长刘慧玲;西安慧辩才文化公司负责人刘卫星、王兰;北京觉西养老院院长张伟、张晓东;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谭英教授、北京大学王芳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博士郭家瑞、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博士苗水、张超、潘志宏以及李红姗老师;《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申静思、邢梦潺、刘震寰、邓超然、冯金冉、姜浩颖以及熊雅昭老师、刘德忠老师等。
“讲习会”会场
讲习会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委员、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硕士崔欣和美国南加州大学硕士刘懿霄主持。活动共吸引了社会各界贤达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传统文化爱好者共计300余人,他们纷纷表示《群书治要》讲习会的持续举办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推动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形式。
编辑: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