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坎小道上,工人们抬着近10米长的钢材艰难前行。记者 彭瑜 摄/视觉重庆
9月5日下午3点30分,大山深处的城口县咸宜镇被高温笼罩,但在位于咸宜场上沙堡街的黄泥坝梁地质灾害点,10多位工人仍在忙着挖坑、抬钢筋、浇筑混凝土,一个个额头汗珠直冒,身上的T恤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高温天气正好是地质灾害治理的好时候。”现场施工单位重庆市二零五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安全员张泽川告诉记者,此次实施的城口县咸宜镇居民聚集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包括黄泥坝梁滑坡、梭沙片不稳定斜坡、杉树坪危岩等3个地质灾害点,受地灾隐患影响的常住居民达142户652人。
记者了解到,整个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今年5月8日开工,计划于11月8日完工。然而,7月中上旬,城口县暴雨频发,为此不得不整整停工半个月,直接影响到项目施工进度。
城口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安刚介绍,该项目施工难度比较大。梭沙片滑坡地灾点位于沙堡街道旁,部分临街区域不能进行封闭施工,附近居民较多,过往车辆也不少;黄泥坝梁滑坡地灾点部分区域临街,部分处于居民房后,现场施工场地受限;杉树坪危岩地灾点地势较高且险,材料运输、转运、堆放都很困难。
张泽川介绍,黄泥坝梁滑坡和梭沙片不稳定斜坡局部滑塌时有发生,变形开裂及发展趋势明显,杉树坪危岩稳定性较差;只要一下雨沙堡街的居民就提心吊胆,严重时候还要断道、组织群众转移避险。
“下一场雨就要停工一两天,险情也会增加,倒是连晴天气便于施工。”张泽川说,为此,项目部科学调整施工时间,每天早上6点开工,到上午11点左右气温达到35℃就收工;下午3点半气温开始下降重新开工,一直干到晚上7点;同时备好避暑药物,跟踪工人身体状况,确保安全生产。
记者在黄泥坝梁滑坡现场看到,坡坎小道上,工人们正抬着近10米长的钢材艰难前行,汗水模糊了他们的双眼,他们的脸颊也被晒得黝黑。
施工现场管理员余晓浪的岳父就住在沙堡街。他告诉记者,施工的工人大多数来自当地,有的就住在地质灾害区,“相比雨天提心吊胆,大家更愿意战高温早日排除隐患。”
据了解,梭沙片不稳定斜坡、杉树坪危岩两个地质灾害点已于8月治理完工,黄泥坝梁滑坡治理也有望9月上旬治理结束。(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彭瑜)
(责编:陈易、刘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