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好了,越来越多的红嘴鸥喜欢到汉中安家。
丹江口的志愿者李大荣(右)捡拾岸边垃圾。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胡子傲
汉江之滨,水源涵养地鸟鸣虫叫、鱼翔浅底;丹江口水库库区,水上清漂队不舍昼夜、净岸护水;陶岔渠首,库水经层层检测后,方可被“放行”……通水十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长期持续稳定达标。如此浩大的工程,如何保证水质安全稳定?近日,记者深入陕西、湖北、河南等地寻找答案。
陕西汉中 柔性治水,生态“绿富美”
冬天,成群的西伯利亚红嘴鸥又一次飞抵陕西汉中天汉湿地公园过冬。“2008年第一次发现红嘴鸥时不到十只,现在估计每年会来四千多只。”“红嘴鸥之家”志愿者赵宏杰每天都会来公园喂养这些远方来客,他亲眼见证公园里红嘴鸥越来越多。
“水清、景美,生态环境好,动物们都喜欢来这安家。”赵宏杰介绍,不只红嘴鸥,公园里还有灰鹳、白鹭、鸬鹚、绿头鸭和谐共处。
汉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天汉湿地公园,地处汉江汉中城区段两岸,是一处集汉江度汛、生态修复、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水利景区。
昔日“脏乱差”,变身“绿富美”。如今,天汉湿地公园生态系统良好,降水和地表径流经过层层截流、过滤和净化,水质得到清洁后流入汉江,流进丹江口水库。汉中市一江两岸开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闫晓明介绍,经过多年生态蓄水、柔性治水,汉江汉中段水质持续保持优良,出境水质达到Ⅱ类。
什么是柔性治水?闫晓明指着一处鱼类洄游通道解释:“除了工程建设,柔性治水还要生态修复。”原来,翻板闸等工程建设会在一定区域内阻断洄游鱼类溯游而上的通道,为此,一条2.3公里的鱼类洄游通道建了起来,最大限度还原自然溪流形态,鱼儿可在此洄游上溯。“融入自然,才能凸显柔性治水的魅力。”闫晓明说。
湖北丹江口 志愿者人多力量大
突突突……天还没亮,一艘清漂船马达的轰鸣声就已在丹江口水库库区响起。志愿者李大荣登上清漂船,拿着长长的网兜、夹子,迅速投入作业,提竿、打捞、装船……她熟练地将打捞起的漂浮物倒进船舱,然后捡拾岸边垃圾。
虽是女生,可李大荣的力气一点也不小。她所在的库区林场辖区离丹江口大坝直线距离不足200米,每年汛期,大量的枯枝败叶被冲到辖区水域,她常跟着护水队员,从早上5点忙到晚上8点,“最多一天要清理1吨多树枝等垃圾。”李大荣说。
今年58岁的王照兵出身渔民世家,从小就靠捕鱼为生。2020年,他积极响应号召“洗脚上岸”,从捕鱼人变成了护水人,还当上了护水队长。虽然收入少了些,但王照兵拎得清,“人人都是守井人,为了守水护水,牺牲一点儿自己的利益也值得。”
走进“小水滴”志愿服务联合会展厅,密密麻麻的志愿故事展示挂满一整墙。“小水滴”环保志愿服务大数据平台显示,截至11月中旬,丹江口市共有361个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数7.3万余次,注册志愿者约占常住人口的60%。在湖北省,约有1107万余名注册志愿者,约占全省常住人口的五分之一。
河南陶岔 水质全天候自动监测
河南淅川陶岔渠首坝前,自动清漂机器人仿佛一只勤劳的蜜蜂,摆动“触角”,在水面上捕捉漂浮物,使劲儿一吸溜,水面垃圾就被吞入“囊中”。
如果说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的“蓄水池”,陶岔渠首就相当于控制丹江口水库出水的“水龙头”。库区水进入渠首大坝要经过“三道关”,两道拦网用于阻挡体积较大的漂浮物,再用清漂机器人“查漏补缺”。据介绍,机器人单次可收集漂浮物约300公斤,每天累计作业8小时可收集1000多公斤漂浮物。
渠首上空,工作人员远程控制取水无人机,垂放吊绳将取水容器固定在水下50厘米,完成水质取样后,取好的水将接受各项水质指标的检测。
渠首的一滴水,要经层层检测,才被“放行”流入沿线城市。当前,淅川县实现了水质全天候自动监测。每月初,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石亮都会和同事们前往8个环库点位进行水样采集,按照工作流程要求,库区水样以人工监测为主、自动监测为辅,采集水样各项数值由他们进行同步上传。
据介绍,中线工程通过自动化调度系统,实现对全线64座节制闸、97个分水口等设施实时调控。在维护水质安全方面,全线设有1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和30个水质固定监测断面,严密监控水质情况。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