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在未来,“恰当的的边界感”“真诚对待内心的感受”“互不打扰”等会成为新的亲戚关系行为准则。
你听说过“断亲”吗?如果没有,或许你比较幸运,有一个相对和谐、包容的亲戚圈子,使你无需因为亲缘关系带来的负担而烦扰。不过,在“血浓于水”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社会情境之下,许多人就算对维持亲戚圈子感到焦虑、疲倦,也未必敢于想象这种大胆、决绝的可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所谓“断亲”,指的是中断同二代以外亲戚的互动与交往。这种中断可能是主动拒绝与亲戚见面,但更多体现为懒于、疏于、不屑于在亲戚之间走动打点,使得亲缘关系随着时间自然变得淡薄。近年来,在90后、00后群体之间,“断亲”不仅成为公众时常讨论的现象,甚至正在变成一种受到推崇的流行选择。
身为中国人,对于典型的“中国式家族”,多数人都有丰富的切身体会,并会因此形成自己的评价。因此,面对“断亲”这一趋势,有人忧心忡忡,觉得部分年轻人未免太过冷漠、忽略了亲缘关系的正面价值;也有人乐见其成,认为传统形态的家族结构早已过时,正应该被新一代人打破并重构。
这两种观点背后,反映的都是带有一定宏大叙事成分的价值观念。前者重视传统、重视血缘,更符合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对社会格局作出的判断,后者则把个人与其核心社交圈放在更值得关注的位置上,更符合城市化、现代化浪潮催生的“原子化社会”。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又处在一切都在快速变化的转型期,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代际之间有太多差异,我们很难简单地说哪种观念是对的、哪种观念是错的。一个由血缘联系起来的大家族,可能有一部分在农村老家,一部分在老家附近的城镇,一部分在更远的一二线城市,其中成员的观念自然难以统一。因此,宏观而论,家族关系问题并无“标准答案”。说到底,要理解“断亲”现象背后的东西,还是要回归微观视角,看到那些选择“断亲”的年轻人所面临的现实处境,如此才能明白他们为何“断亲”,又究竟想要些什么。
绝大多数情况下,对那些主动或被动选择“断亲”的青年个体而言,真正让他们作出这一选择的,都不是抽象的价值观,而更有可能是具体的某件事、某个人。一次把晚辈“当猴耍”的亲戚聚餐、一个嫌贫爱富的叔叔阿姨、一场让家族成员互相撕破脸的经济纠纷,都有可能让年轻人对亲缘关系感到厌恶甚至幻灭,进而产生“断亲”的想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之所以重视亲缘关系,是因为个人和小家庭在生活中很难单打独斗,时刻需要别人帮衬,而亲缘关系正是最容易把人结成共同体的存在。这种难以取代的好处,让人更愿意去容忍那些使人不舒服的亲戚,也使人更有动力去维持家族的和睦与热闹。
但是,社会形态的改变,使今天的年轻人很难再直观感受到这种好处。亲戚不会只因为带个“亲”字就能收获年轻人的喜爱和信任。一个亲戚到底是“真亲”还是“假亲”,取决于双方有没有共同语言和真情实感。对那些会发自内心地关心家人、善于交流沟通的“好亲戚”,年轻人不会讨厌,而对那些自认为是亲戚,就可以做出各种出格行为的“坏亲戚”,年轻人也不会容忍。从本质上看,这并不会摧毁亲缘关系,反而有助于让亲缘关系剥去利益纠葛,回归为一种纯粹的情感联结。
正如一些对“断亲”现象十分淡定的年轻网友所言:物以类聚,亲人也一样,聊得来的一直会联系,聊不来的慢慢就不联系了。也许在未来,“恰当的的边界感”“真诚对待内心的感受”“互不打扰”等会成为新的亲戚关系行为准则。(杨鑫宇)
责任编辑:梁文艳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