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土成金”育新机
——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为湖北乡村全面振兴赋能
如何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考验着各级党委政府的施政智慧。
寒冬时节,在鱼米之乡湖北,麦田一片葱郁,村庄里忙碌依旧,当地干部群众的干劲热气腾腾。走进鄂州市汀祖镇岳石洪村,山色氤氲,溪流潺潺,风景如画,游人络绎不绝,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个乱石林立的贫困村。“是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救活’了村庄。”村党支部书记程宏说,自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乡村振兴像安装了强大引擎,岳石洪村日新月异。
从过去的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守牢生态保护红线,到如今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提升国土空间治理效能,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犹如发展工具箱和政策蓄水池,正加速助推湖北乡村走向全面振兴。
强统筹:让一地开出“多种花”
既要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守牢生态保护红线,还要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这在过去很多乡村看来,似乎是难以兼顾的命题,但在如今的湖北,很多乡镇村都实现了有机统一。发展的秘诀是什么?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吴祖云说,首要就是注重县域统筹,统筹就是生产力。
依靠统筹,湖北“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和“田水路林村”全要素综合整治一起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强县工程、耕地保护、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均见成效。
曾经的汀祖镇,污水横流,生态恶化,处处被挖得“千疮百孔”。自从开展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之后,鄂州市委、市政府统筹发力,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实现“全域项目+旅游”“全域项目+现代农业”“全域项目+共同缔造”。从岳石洪村出发,一路经过华伍村、董胜村、刘云村,以四峰山为中心,串起集山地运动、森林康养、乡村旅游、田园休闲、精品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示范带。“一方面将县级总规的区域发展要求传导到镇级国土空间规划,明确镇村功能布局和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方向;另一方面,将实施方案相关内容纳入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和实用型村庄规划,做到‘一村一品’,综合运用永久基本农田优化调整、增减挂钩、拆旧复垦和垦造水田等政策工具,推动全域农田大地景观整治和乡村人文历史资源保护利用。”鄂州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黄如辉说。
当阳市探索出“全域+流域”的综合整治新模式,全方位对县域划分的15个五级小流域内进行全要素评估,建立了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储备库,将流域治理的底线管控、要素保障、体系支撑等目标与任务要求分解到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一治理四整治一绿化”中落实。
孝感市将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为集成改造政策工具,统筹推进耕地恢复、农田集中连片整治、空间格局优化、共同缔造、城乡融合发展等多项工作,实现强县富民兴村目标。
统筹得力,目前湖北开展全域国土整治试点项目104个,建设总规模830万亩,“山水林田湖草矿村”系统整治,一批特色产业在湖北各地生根发芽,开出了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的“生态花”“和美花”“致富花”。
汇合力:打出乡村振兴“组合拳”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乡村振兴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齐心协力,才能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
吴祖云说,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就像一个汇聚各方力量的平台,可以将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力量整合起来,打出乡村振兴的“组合拳”。早在2020年,湖北省自然资源与长江产业投资集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湖北省分行签订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战略合作协议,在全国率先搭建“政府把方向、银行管融资、企业管建设”的“政银企”合作平台,之后又与更多金融机构和平台企业开展合作,把合作范围进一步拓展到耕地保护和生态修复等领域。
汀祖镇岳石洪村就是典型的例子。岳石洪村地处东方山脚下,与黄石、大冶交界,山多石头多,自然资源禀赋优越。20世纪90年代,岳石洪村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随着矿产的枯竭,加之村庄环境遭到重创,村民没有了收入来源,只能纷纷外出打工。
转变源于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0年,汀祖镇被列入湖北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通过生态修复,全村300多亩废弃工矿地,50多亩修建高速公路遗留的堆料场、搅拌站、临时便道,应绿尽绿。接着,村庄主干道铺上沥青,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水平,梳理电线蜘蛛网……通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岳石洪村的溪水变清了,空气清新。7.4公里的桃花溪穿村而过,沿溪流两岸种植桃树、梨树,形成滨水休闲步道;修建总长28.7公里山林氧道,直达东方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高“颜值”带来人流量。很快,村里的能人也回来创业了,还吸引大批社会资本前来投资。废弃矿山办公区被改造成了一房难求的民宿咖啡馆,岳石洪村村民纷纷开办农家乐,端起旅游饭碗。程宏介绍,全村有50多名村民从事乡村旅游业,平均年收入3万元。现在的岳石洪村正驶上休闲旅游、森林康养发展新轨道。
这在湖北不是个例。枣阳市通过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搭建互通平台吸纳资金6.06亿元,建立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整合资源、统筹资金,深化“政企银”三方合作,打造集中连片生态农田,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乡村发展。
是平台,也是桥梁。乡村振兴的力量在这里汇聚。2024年12月26日,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湖北联投集团、湖北农业发展集团、长江产业投资集团、国家开发银行湖北省分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湖北省分行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湖北省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产业联盟,湖北联投集团总经理刘光辉作为产业联盟牵头发起单位发言。产业联盟将联合相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省属平台企业等,聚合政策、技术、资金、项目等要素,共同服务产业发展。同时,湖北还鼓励各地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中全面推开共同缔造试点,一批小菜园、小广场、小景观、小庭院、小产业在湖北乡村落地,实现乡村振兴人人共建共享。
增动能:奏响农文旅融合“发展曲”
产业振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在湖北,各地聚焦资源禀赋,强化产业导入,因地制宜探索出“全域整治+旅游”“全域整治+现代农业”“全域整治+文创”等多种模式,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中奏响农文旅融合“发展曲”。
汀祖镇以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为抓手,优化重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工矿废弃地复垦、低效园林草综合整治、耕地提质改造等土地整治项目,进一步提高了耕地质量和集中连片度,通过引导村民开展土地流转,有效引导现代化生产要素和经营主体集聚,打造规模化的黄姜种植产业园。注册“鄂城黄姜”商标,并按照“品牌驱动、市场先行,拉动一产,带活二产”的总体思路,稳步推进“鄂城黄姜”全产业链发展。
通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咸宁市咸安区白鹤村由村集体经营收回集中整治200余亩非粮化耕地和荒田,实行水稻、油菜轮作,年可收稻谷14万斤、油菜籽4万斤,成为白鹤村集体经济增收的重要来源。
孝感市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中坚持生态保护修复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所辖的孝南、应城结合“孝、水、鸟、花、节”等资源禀赋,串点连线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带动全域旅游发展;结合国家湿地公园近零碳商业省级试点,探索建立节能降碳与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健全循环经济体系。
襄阳市谷城县城关镇通过打造“樱花谷”旅游景区,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守护青山绿水相结合,开发乡村旅游,发展生态农业,致富一方百姓,实现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创产值600多万元。
一子落,全局活。截至目前,湖北开展全域国土整治试点项目104个,建设总规模830万亩、其中引入社会资本168亿元、项目数量、整治面积、投资额度均居全国前列。资金、人才、技术、产业、项目向乡村集聚,促进农文旅融合、推动农业产业化,改善人居环境,保护历史文脉。2022至2024年,共对62个全域整治项目下达基础奖补资金1.86亿元,累计引进287个农业项目,成功打造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建设389个美丽乡村。(连子康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