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山区种水稻,你见过吗?
石漠化山区水缺地瘦,生态脆弱。长期以来,生活于此的村民主要种耐旱的玉米,作为第一大口粮的大米一度需要外购。
然而,在前不久举办的云南省旱地优质稻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现场推进会期间,记者来到处于石漠化集中连片地区的红河州个旧市卡房镇对门村旱地优质稻种植基地,金黄的稻谷低头弯腰,一片稻香。
面对山坡地中低产田多、地域性水资源紧缺等先天劣势,旱地优质稻能否助力云南石漠化山区寻出一条兼顾生产、生活、生态的发展新路?为此,记者算了“三本账”。
“第一本账”:稳粮与增收的兼顾
其实,水稻的“表亲”——旱稻,在广西、云南等地的山区早有种植,用水量不到水稻的1/3,但单产低品质差,一直未得到推广。如能把旱稻的抗旱广适性和水稻的高产优质性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出能在旱地种植的水稻,将大有裨益。
经过多年的努力,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育成的“滇禾优615”“滇禾优34”等优质、广适系列品种,兼具了高产、优质、抗旱特性,在云南海拔1700米以下、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年均积温17摄氏度以上的石漠化山区种植后,有着不俗的表现。这一育种成果如能广泛应用,或将有助于破解我国因水资源短缺导致的水稻种植面积下降困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针对山区劳动力不足的现实困境,旱地优质稻集成了滚筒直播轻简化种植技术,根本性改变了水稻繁琐的耕作方式,“不需要泡田、插秧等诸多工序,像种玉米一样种水稻”。“1个人1天就可以播完5亩。去年我家种了两亩地共收了1700多斤稻谷。今年肯定又能丰收。”对门村农户杨自林说。
减支也是增收。怒江州泸水市上江镇丙奉村种植户空中益是旱地优质稻推广的第一批受益者:“吃米再也不用买,去年全家省下2000多元买米的钱。”
目前,旱地优质稻在云南推广超过20万亩,算上减少的人工等成本,户均增收上千元,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了乡村振兴。
更为难得的是,旱地优质稻没有遗传高产水稻口感差的“家族性疾病”。“滇禾优615”荣获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代表着优质杂交粳稻食味品质的重大突破,为其打造产加销全产业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本账”:生产与生态的兼容
古人曾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勾勒出一幅让人心向往之的乡村丰收美景,殊不知,一片片承载乡愁记忆的稻田同时也是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源之一。
大部分水稻水种水管,稻田长时间保持水层,土壤里的厌氧菌会大量滋生并产生甲烷。旱地优质稻旱种旱管,稻田不需要建立水层,从源头上解决了温室气体排放难题,不失为国内稻田生产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一计良策。
为在山区推广旱地优质稻,云南依托中国工程院朱有勇院士专家团队、科技特派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建立起镇、村、组三级服务网格,一对一指导农户,采用“节水喷灌、看苗追肥、少施多次”的方式进行水肥管理,按照“统一技术方案、统一除草剂品种、统一采购药品、统一用药剂量、统一用药时机”进行草害绿色防控。
诸如此类的绿色生态种植技术,不仅令旱地优质稻根系发达,有助于减少石漠化山区水土流失,同时也为部分稻区“以高水高肥为代价的高产模式”,找到了一条应对局部性、季节性旱灾频发现状的出路,更从源头上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
此外,有关专家介绍,近年来,从缅甸、越南、老挝入侵我国的超级害虫草地贪夜蛾对旱地优质稻“并不感冒”,“不像狂吃水稻那样,即便把它抓到旱地优质稻田里,它也要拼命逃出去”,这对在边境地区构建生态安全屏障起着重要的战略作用。
“第三本账”:科技与推广的关口
旱地优质稻节水、抗旱、节肥、轻简、高产、质优、环保,内蕴着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可谓水稻界的“稻坚强”,受农民群众广泛欢迎。但记者采访发现,其大面积推广仍需迈过三道关。
第一关,旱地优质稻是在限定海拔、限定温度、限定湿度条件下试验示范种植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农机农艺农技系统集成、协同创新、融合发展。虽然当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品种基础,但还需要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气候条件创制出更多适宜的优良品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全国各地不同的农业生产环境,实现旱地优质稻的广泛种植。
第二关,旱地优质稻虽然生长在旱地,实则为水稻。生长环境的巨大变化,可能导致过去的一些次要病害变成主要病害,主要病害变成次要病害。要摸清主次病害传播规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将病害的危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
第三关,技术推广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一些水资源紧缺、劳动力不足的省份和地区,旱地优质稻的技术推广将为当地农业生产带来新的活力和希望。这需要在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把小面积试验示范田的技术进一步转化成大面积适用的技术,由点到面,共同推动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 张健楠)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