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厦门10月19日电 (苏海森)10月18日,厦门市翔安区建区二十年高质量发展招商大会举行。会上,《厦门市翔安区二十年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据悉,该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聘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兼职教授、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专家委员朱德米带领团队,在实地调研、课题研讨、专家咨询等基础上,花费半年多的时间撰写而成。
翔安区城区一角。王协云摄
2002年6月,厦门“提升本岛、跨岛发展”重大战略提出。200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翔安区挂牌成立,成为厦门新的行政区,也拉开了厦门东部勇立潮头、跨越发展的序幕。
历经二十年的拓荒逐梦、拼搏进取,如今翔安这片4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经蝶变成为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滨海新城,成为厦门“跨岛发展”主战场、主阵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地区生产总值从建区时的22.4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887.14亿元,增长39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25.73亿元增长到1786.9亿元,增长68倍;财政总收入从1.17亿元增长到98.43亿元,增长83倍;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从4.36亿元增长到865.06亿元,增长197倍,连续多年位居福建全省各县(市、区)第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221元增长到42490元,增长超10倍。
翔安大桥。王火炎摄
该报告指出,县域是我国基本发展单元,县域兴则国家强,从20年来翔安区对高质量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取得的成就来看,其已具有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成为我国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县域典型,在当下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该报告从在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中释放发展潜力、在营造一流环境中释放发展潜力、在地方能力迭代升级中释放发展潜力三大方面剖析了翔安区二十年巨大发展成就背后的“运行密码”。
翔安区美丽乡村一角。翔安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中释放发展潜力方面,该报告指出,释放发展潜力就是缩小区域之间在技术、管理、基础设施、民生、公共服务等多个层面上的差距,两者差距缩小速度就是发展速度。从对标厦门岛内到制定实施《翔安区对标深圳市龙华区行动方案》,到提出以高于岛内标准大力实施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工程,再到提出到2025年人类发展指数(HDI)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对标标准不断升级是翔安区高质量发展值得总结的经验,也是其发展的内在潜力。
位于翔安区的下潭尾红树林公园。翔安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营造一流环境中释放发展潜力方面,该报告指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政府的资源配置更要集中在打造一流的环境上,促进企业和产业保持区位粘性,促进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的能力和产业迭代的效率。翔安区20年来的发展对资源合理的配置集中体现在打造一流环境,在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营商环境上不断完善,体现出“环境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理念。
坐落在翔安区的厦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朱毅力摄
在地方能力迭代升级中释放发展潜力方面,该报告指出,在发展与治理视野里,地方能力包括发展战略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能力阈值的突破力。20年来翔安区委区政府牢牢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战略定力,对空间资源配置保持战略定力,避免资源在空间的错配,减少重大发展决策的失误,体现了发展战略能力; “有区无城”难题的破解体现出具有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把一片荒芜之地到变为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则是能力阈值突破的具体体现。
翔安区城区一角。翔安区委宣传部供图
该报告最后总结,20年来翔安区通过释放发展潜力,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凸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生机,其主要启示有:在缩小对标差距中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促进实质性的发展;在打造一流环境中优化资源配置,防止资源错配导致发展质量低下,保持高质量品质;在地方能力迭代升级中,保持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高于潜在水平。
(责编:陈楚楚、刘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