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海,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参观者准备品尝一款西班牙火腿。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嘉硕/摄
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正在上海举行,吸引了15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和企业展,成为全球市场瞩目的一大热点。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不确定性,逆全球化倾向抬头的大背景下,本届进博会将发挥哪些“进博效应”?释放哪些“进博红利”?又将开启怎样的“进博机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志民教授予以解读。
中青报·中青网:本届进博会吸引了15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和企业展,其中企业展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展商参加,国别(地区)数和企业数均超上届。在您看来,各国企业最希望从进博会中得到什么?
王志民:境外企业来到进博会,瞄准的是中国庞大的市场,既包含“可以直接出售商品”的市场,也包含广阔的投资市场。而且,“中国市场”绝对不仅仅是“中国一国的市场”,中国相关产业的转移也能带动资本的转移,其溢出效应也很显著。
同时,境外企业展示其先进产品成果,也能为自己引资,例如技术资金、人才资源的投入,能够推动相关国家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更宏观来讲,参加进博会也是境外企业参与“经济外交”的一部分。交易和投资需要与相关企业交流,进博会提供的平台不仅能让外企与中国企业交流,还能与中国地方政府交流,让企业充分了解、熟悉投资市场,为交易双方提供一个双赢的平台。
中青报·中青网:本届进博会将展示400多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越来越多中外企业将进博会视为参与首发经济的“首选地”,您如何评价进博会的首发经济效应?
王志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表现为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进博会的首发经济就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目前中国的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走向中高端,而且在向更高端迈进。国外来中国展示的产品要首先适合中国的市场,把最好的东西最先拿到中国市场来展示,才能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首发经济也反过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产业结构正向高端升级,这样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将推动中国企业与其合作,继续推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