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报道(刘淑勤 龙朝阳)初秋时节,我们在“大千故里、甜城内江”,见到了刚率队征战2024年四川省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凯旋归来的内江市武术教练王能。
“王教练辛苦了。这次战绩如何?”王能乐呵呵地说“不辛苦!我担任武术教练35年,带队参赛已是常事。这次战绩还算可以吧:获得1银,2铜,5个第五名。
王能自幼习武健身,曾获荣誉无数。他几十年如一日 ,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甘当人梯,喜做伯乐,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呕心沥血培育人才。如今,他虽已年近花甲,但热度不减当年,积极推广健身运动,力求用自己所学的技能 惠及周边更多的人。
王能将自己的人生比作酿酒,他认为最好的酒不一定是最烈的,但一定是喝完之后,回味依旧香醇绵长。
初酵 顽皮少年爱上中华武术
王能,四川省简阳市人 ,1967年出生。他小时候非常顽皮,上房揭瓦、下河摸鱼、调皮捣蛋无所不干,是村里有名的捣蛋鬼。但他自幼聪明好学,尊敬老人,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倔强性格。据王能回忆,小时候他曾撞过车、坠过崖、溺过水,经历过多次生命危险。但每次都能够化险为夷,甚至连严重的皮外伤都没有留下。村里人都说这个娃娃命大,以后有福气。
调皮任性的王能,9岁那年突然懂事了。那一年他接触到了传统武术……
“我们村子里有个晒坝,用来集体晒粮食的,每天早上我的邻居郭久仁(下乡知青)就在那里练武,我从小就有一个武侠梦,第一次看到就被吸引住了。” 郭久仁的父亲曾是黄埔军校的武术教官,郭久仁从小就跟随父亲习武,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怀揣武侠梦的王能对郭久仁崇拜之至,并当即拜郭久仁为师,并开始学习南拳、地趟拳、刀术、棍术等传统武术。
不论春夏还是秋冬,不管严寒或是酷暑,每天凌晨四点半,总有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出现在晒坝上,一会跑步、弹跳、冲拳,一会刀、枪、剑、棍,对练擒拿,动作迅猛、虎虎生风,令人眼花缭乱。由于热爱加上底子好,王能学武一点也不感觉辛苦,反而越练越发痴迷。为了练棍法,村子里尺寸合适、稍直一点的树木几乎都成了他练武器材……
转眼已过三年,王能学到了一身功夫 ,顺利考上了初中。
在初中阶段,王能遇到了第二位伯乐——体育教师高强。王能的武术基础和对武术的狂热爱好打动了高强,于是把他列为了重点培养对象,给他传授了很多现代武术的知识,使王能开始踏上了专业武术运动员的道路……
蒸馏 求学路上努力创造第一
1985年,王能揣着家里凑的3.8元钱,乘坐火车来到内江,参加体育高考。因为要把钱留着坐火车,王能甚至不舍得吃饭,买了一小包白糖泡水喝,撑过了考试的几天。
王能凭借出色的发挥,扎实的武术功底,在武术套路专项考试中独占鳌头,一举拿到96分,以全省武术专项第一的成绩考入成都体育学院。王能回忆,当时考试的场地在梅家山体育场,地面由鹅卵石铺就,凹凸不平,摔在上面疼痛难忍,不少考生因此动作变形,王能因从小学习传统武术,抗摔抗打能力强,几乎没受太大影响。
进入大学,在那个武术人才汇聚的地方,王能第一次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在成功入选学院武术代表队后,他没有丝毫松懈,训练更加刻苦。按照学校安排,所有学生早上要出早操,上午上专业课,下午就自己练习,但没有老师监督,不少学生都是选择下午休息。为了缩短与优秀队友的差距,王能不仅下午坚持练习,而且晚上还要加练,他几乎每天都这样从早上六点钟一直持续练到深夜。
“大学四年,我几乎没有坐着吃过早饭。”靠着拼命三郎般的毅力和耐力,每天坚持比他人多一倍训练量,逐渐成为了学校的尖子生。不仅在班里担任班长,还担任了学院武术代表队队长。在大三、大四学业期间,他常常受指派代替老师给同学们授课。同时,王能还有幸被成都体院武术教授、全国知名武术家邹德发收为关门弟子,在峨眉派武术套路、双刀、散手搏击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深造。
大学毕业考试前夕,同学们都在认真备考,只有王能没有接到任何考试通知。他心里惴惴不安,向老师询问后才知道,他因成绩优异,成为了学校唯一免试的体育系武术专业本科毕业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988年,王能参加成都体院武术比赛男子组对抗赛,获得自选棍术第一名,个人全能第三名;1989年获四川省武术散手擂台赛75kg级第二名。1992年,参加全国“济药杯”散手擂台赛获第七名,成绩喜人。
鲜酿 武术才俊成为影视新星
1986年,沱牌曲酒发布首支广告片。片中,一身形健硕男子手持麦克风,大声唱出曲酒的魅力。片中的男主角就是年轻时的王能。
那年,沱牌曲酒集团公司委托四川省电视台在成都广泛选拔广告男主角,参选者众多,后来包括健身教练、各类运动员以及警察等在内的16人进入了最终选拔阶段。王能经学校推荐,也参与了选拔。 最终,评委们一致认为王能的身形和动作更优美、更具活力,因此被选中。就这样从未学过唱歌的王能贡献了自己的荧幕首唱,这一中国首个用歌唱方式拍摄的酒广告,面向全国观众持续播放了8年,该广告还上了凤凰卫视中文台。
当时,王能得到了60元现金和两箱沱牌酒的酬劳。王能将其中的一半用来感谢老师、同学,另一半则寄回老家感恩父老乡亲。
随着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王能的片约不断,仅大学期间就主演了《神腿传奇》,参演了《酒魂》、《壮岁英豪》《赌门深似海》等影视作品,在各大录像厅、电影院播放。
王能的功夫和演技,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引起了很多影视团队的关注。1992年,峨眉电影集团等三家电影制片厂分别找到王能,极力想要与他签约,对其进行全方位包装,表示能把他打造成当红武打明星。
“当时我心里特别纠结,一方面是我已经被分配到内江市体委担任武术教练,感受到了领导们对我的无限信任与热切期望,看到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和勤学苦练,我舍不得走;另一方面是当时妻子怀孕了,虽然她表示支持我的任何选择,但眼里分明流露出些许的不舍。在取舍的十字路口,我思虑再三,最终拒绝了签约,选择了留下。毅然决然放弃了做武打明星的绝佳机会。”王能回忆到此时,停顿了片刻 ……虽面带微笑,但也不难看到他的眼睛已经潮湿了。这或许是遗憾的美吧。
窖藏 教学创新培养武术人才
毅然放弃成为武打明星的机会,知情者尤其是身边朋友都无不感到惋惜。但王能却看得很开,他认为有舍就有得。当时内江市体委对这个新来的大学生十分重视,并委以重任,让他担任武术教练。
1989年,内江市武术队在四川全省的成绩靠后,王能不负众望,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以身作则,带着运动员们一起训练,所有动作他首先完成,然后再让学员们去做。并针对每个运动员的不同特点进行专门训练,使团队成绩迅速提升。
第二年,王能率队参加四川省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打了漂亮的翻身仗,获得了男子团体第三名,女子团体第四名的好成绩,并且12名运动员全部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创造了内江市历年最好成绩。
2000年,王能在山东接触到了奥运项目跆拳道,并对这个赛制科学、注重礼仪道德的韩国武术种类十分感兴趣。2001年,便向上级申请组建了跆拳道队伍。结果第二年,全省开始推广跆拳道,各市州纷纷建立跆拳道队伍,并在泸州举行了四川省首届跆拳道青少年比赛。王能带着内江运动员在比赛中拿了大满贯,甚至达到了对手一听到是内江选手就害怕的程度。
王能的武术生涯,从传统武术入门,习练学院派武术,在现代武术中达到高峰。
在教学中,王能通过传统武术和学院派武术的接合,在现代竞技武术比赛中充分得到技术发展、创新和提升空间。自创了许多不落窠臼的高难度武术动作,如“旋风脚空中转体成侧摔”等。1998年,王能的一名学生谢祥刚,在全国第七届运动会武术大赛中,使出了“旋风脚空中转体成侧摔”这一招王能原创的武术动作,由于之前没人见过,且难度大、动作优美,导致比赛临时暂停了20分钟。在评委讨论完该招式命名和获得加分标准后,才继续进行比赛。在这次运动会中,谢祥刚取得了优异成绩,王能在赛前一个月传授给谢祥刚的双刀,也一举夺魁,获得了该项目第一名。
成为教练之后,王能将自己窖藏,用学员的成绩说话。在他的带领下,内江市武术及跆拳道项目在全省常年排名前列。 还为国家队和省队输送了付杰、范跃尹等一批优秀人才。
留香 花甲之年致力全民健身
一只软拍,一个小球,便可成为风靡中老年的健身运动项目的柔力球。如今,在四川的大小公园、运动场馆,都能看到柔力球运动,看似软弱无力,实则力度拿捏、方位掌握能调动全身的肌肉。
在练习柔力球的群体中,王能的名字可能并不响亮,但提到他的外号“光头老师”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2000年,柔力球被中国老年体协列为推广新项目。2001年至2003年,王能经四川省老年体协选拔推荐,参加全国柔力球培训,并于同年开始在全省培训推广柔力球全民健身项目。
20年来,王能取得了柔力球国家级教练员和裁判员证书,在省内参与组织至今20年的柔力球交流及比赛,并一直担任大会裁判长职务及四川省总教练工作。此外,他多次带领四川省柔力球队参加全国性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多次担任全国性柔力球项目交流活动裁判员工作,在执裁工作上得到大会裁判长及队员们的好评。王能也因此获得了“中国老年体育贡献奖”、“中国老年体育先进个人”等荣誉。
近年来,四川省柔力球套路和竞技项目发展迅猛,柔力球套路项目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并由四川省老体协牵头组织创编了全国柔力球规定套路十一套《美丽中国》。
在王能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全省从事该项目运动的人数达8万多人,全省县级以上均成立了柔力球协会,培养了20多名国家级教练员和裁判员,并成功创建7个“四川省柔力球之乡”,3个“全国柔力球之乡”。
将大半生奉献给了武术健身体育事业的王能,如今面临退休,但年近花甲的他,并不想就此止步,而是准备在退休后成立一个健身团队,专门推广柔力球,为全民健身事业做贡献。
飘香 默默奉献终得醇香四溢
三十五年如一日,无论春夏与秋冬,王能在内江市乃至四川省武术健身的沃土上,认真做人、默默耕耘 ,桃李满天下,醇香飘四方。自王能担任教练以来,组织培训30余期 ,培训学员 3000余名,带队参赛 30余次 ,夺得奖牌40多枚,荣获团体奖励20余次。
王能的辛勤劳动,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康亦妍跟随王能学习跆拳道8年,在她的眼里,王能为人公正、技术全面,训练起来十分严格,生活当中还像家长一样,善待学生。他对训练、学习、生活都是一把抓,深受学员和家长的喜爱。
单位同事易添教练说:王能老师对武术健身倾注了无限的情感,虽临近退休,还不遗余力推广武术健身,力争把健身运动惠及老百姓,他的境界着实令人佩服。体育局一位老领导评价道:王能为人正直、耿直豪爽,坚守岗位、勤奋务实 为内江的体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王能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1995年,王能入选《中国大百科专家人物传集》;1996年被录入《中国民间武术家名典》;2002年12月被评为中级教练;2015年至2016年被四川省跆拳道队聘任为教练;他还获得了国家武术六段、获武术套路、散手、跆拳道国家一级裁判证书,并分别于2002年和2006年两次荣获“内江市劳动模范”称号,多次被评为“内江市优秀教练员” 编辑:芋圆 审核:同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