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报宁化记者站 赖全平 通讯员 张 群 张仁明 文/图
穿上军装,他保家卫国,用血肉之躯为部队前进扫清障碍、开辟通道;脱下军装,他与煤相伴,深入矿道,勇救工友,永葆军人风采;赋闲返乡后,他热心公益事业,感恩党,永远跟党走。他就是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张旺明。
闲暇,张旺明爱看战斗岁月的故事。
开辟通道
第一个冲上去拉响爆破筒
张旺明是宁化县淮土镇田背村人。因家庭贫困,小学辍学后,他在村生产队参加劳动。1972年在参加淮土乡桥下水库建设,多次获评“劳动积极分子”称号。
1976年,19岁的张旺明应征入伍,被编入福州军区31军91师271团三营七连三排八班,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8年12月,张旺明被编入广州军区55军163师489团三营八连三排八班,奔赴越南作战。
张旺明回忆说,当时有座山地名叫弄怀,上面布满了敌人的铁丝网、地雷和竹签,成为我军前进道路上的障碍。1979年2月16日,八连三排八班临危受命,要荡平路障,为三营开辟进攻通道。八班共有9名战士,青年党员张旺明被任命为开辟通道的第一爆破手。
经过4个多小时的黑夜潜伏,凌晨6时,在我军强大火力的压制下,随着班长黄国仁一声令下,张旺明手握2米多长的爆破筒,冒着敌人的炮火和踩响地雷的危险,率先跃出战壕,朝着敌人的铁丝网冲去,第一个拉响了爆破筒,炸开铁丝网,引爆雷区。在八班9名爆破手的连续爆破下,很快便在阵地开辟出一条长300米、宽20米的通道。“纵深还剩下10多米雷区,我们班的各个小组不断向前推进和爆破,又开辟出一条宽5米、长16米的安全通道。”张旺明说,在部队发起总攻前八班圆满完成了开辟通道的任务。
爆破过程中,爆破筒爆炸后产生的强大气浪,将卧倒的张旺明腾空掀起,尽管眼前一片模糊,但他仍然举着枪往前冲。
冒着炮火
上阵勇救负伤的副班长
冲锋过程中,冲在前方的一名战士不小心踩中地雷,随着“轰”的一声巨响被炸飞,弹片在张旺明四周飞溅。硝烟过后,张旺明发现八班一名机枪手也壮烈牺牲,副班长张回华被弹片击中脖子,躺在地上血流如注。他顾不上个人安危,冒着敌人的炮火,迅速冲上前,解下随身携带的急救包,给昏迷不醒的张回华包扎止血,直到担架队上来将他转移。
事后,张旺明发现肩膀被弹片割伤,鲜血染红了军装。经过一天的战斗,张旺明打死敌人1名,缴获冲锋枪2支。“八班9名战士,当天上午牺牲了4名,受伤2名,只剩下3名了。其中3名战士冲向无名高地的敌人哨所,全部壮烈牺牲。下午重新组建3个新小组,我担任2组小组长。”说起这些,张旺明揉了揉湿润的眼眶,哽咽道。
因作战勇敢,489团授予张旺明所在八班“开路先锋班”称号,163师授予八班“集体一等功”,张旺明获评三等功。
6年的军旅生涯中,张旺明先后担任副班长、班长、代理排长、党小组代表等职务,荣立两次三等功,六次连队嘉奖。
煤矿塌方
冒险救出三名工人
1981年,张旺明退伍返乡。1983年,他被宁化县湖村煤矿招录为采掘工人。
湖村煤矿是一家国营小煤矿。张旺明是党员又是退伍老兵,1984年开始成为煤矿业余急救队队员,积极参与抢险救灾。
1995年春,湖村煤矿因渗水导致矿道塌方,两名工友被困矿井,凶多吉少。张旺明闻讯后,带头冲进矿道深处,顾不上头顶纷纷掉落的土石,迅速挖掘坍塌的土石,打开了一条生命通道,救出了工友。
一次,张旺明正在吃中饭,突然有人向他求救:附近一家小煤窑突发塌方,矿道被堵,一名工人被困,生死未卜。虽然事故并非发生在自己所在煤矿,但张旺明还是迅速赶往塌方现场。他发现矿道土质疏松,泥石不断塌落,当机立断,采取边挖土石边用木桩支撑稳固洞顶的方法,经过2个多小时的施救,成功打通被堵矿道,救出受困工人。“我们找到他时,已被土石压得动弹不得,耳朵出血。”张旺明坦言,多年来他参与救援的次数不计其数,救过的工友也不少,多次被煤矿评为“抗洪抢险积极分子”。
在煤矿工作的20多年,张旺明先后16次被宁化县委、县经委、县工会、县煤矿等部门授予“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现在,66岁的张旺明爱上了公益事业,哪里有需要,他就会出现在哪里。“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值得珍惜,永葆军人本色,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就是我的初心。”张旺明说。
【责任编辑:孙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