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讯:32年的一线岗位坚守、80万公里的安全行车纪录、数以万计的乘客平安出行……工作32年来,陈利始终保持着安全零事故、服务零投诉的纪录。他见证了北京地铁的高速发展,北京地铁也记录了他的成长足迹。
1991年从地铁技校毕业后,陈利被分配到古城车辆段学习驾驶技术。“回忆起在1号线的日子,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玉泉路站多等的10秒钟。”他告诉记者。
2000年的一天,在玉泉路站等候乘客乘降时,陈利发现在列车第7个门位置,一名中年女乘客行为有点异常,当车门关闭准备发车时,她身体颤抖、前后晃动。考虑到1号线没有屏蔽门,为避免意外发生,陈利多等待了10余秒,并用手台将情况告诉车站人员。在等待的过程中,乘客倒向列车方向,身体重重地撞到列车车厢上晕倒了。幸好陈利的细心观察,才避免了一次安全事故。“事后每每回想起那次‘晚点’都觉得是值得的,师父常说‘在运营面前,安全永远大于正点’,这句话深深刻在我的心中,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说。
后来调到地铁5号线时,陈利又成了一个“新人”,这里先进的车辆电气化、屏蔽门、行车闭塞法,都需要他重新学习。他认真地学习业务知识,很快就和“新伙伴”并肩奋斗,准备共同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回想起那段时间,乘务员们基本上没有休息日,白班夜班倒着上,在奥运会开闭幕式当天,北京地铁24小时“不打烊”。“虽然过程很辛苦,却成为我职业生涯中很自豪的一件事情。”陈利说。
在北京奥运会保障期间发生了件“小事”,也让陈利记忆犹新。北京奥运保障列车经常会出现“通过不停车”的情况,地铁行话叫“甩站”。在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陈利和徒弟驾驶列车运行至北新桥站时接到行车调度员命令,要求列车在东单站“通过不停车”,师徒做好记录后继续向前行驶。“师父,记住啊,东四站‘甩站’。”小徒弟好意提醒道。“东四吗?是东单吧。”陈利意识到不对立刻纠正到,并让徒弟第一时间核对调度命令,经核实为东单站“通过不停车”。当天运营结束后,陈利语重心长地对徒弟说:“臆测行车是大忌,接到行车调度员命令后应认真核对后再行车,行车作业中不能有‘好像是’‘差不多’。”徒弟重重地点点头。
经过在1号线、5号线的磨炼,2010年,陈利作为骨干参与到地铁亦庄线的前期调试工作中。在此过程中,他体验着列车驾驶方式由手动驾驶升级为自动驾驶,感受到车辆信号系统更加稳定,设备设施更加完善。
“手柄轻四两 责任重千斤。”陈利一直用这句话警示自己。在他驾驶的线路上,从宋家庄站到亦庄火车站共有14站,单程34分钟。每个白班要跑5圈,行驶上百公里,推拉牵引制动手柄200余次,手指各种信号、道岔并进行呼唤确认600余次,下车监护开关车门150余次。每到一站,下车认真确认24个车门开门状态,开车前手指车门与屏蔽门间间隙、确认监视屏24个车门均关好后才能发车。列车运行中,还要时刻紧盯线路及列车中各类仪表显示,以确保列车运行正常。
看似平常的操作,陈利坚持了32年,安全驾驶列车80余万公里无事故。2018年,他获得北京地铁公司“金手柄”奖。“荣誉只代表过去,只有始终秉持着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才能将列车安全驶向下一个远方。”他说。
【责任编辑: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