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讯 近日,海关总署公布2015年1-2月烈酒进口数据,白兰地进口量出现巨量下滑。数据显示,2025年1-2月,烈酒进口总量为1370.74万升,同比增长17.44%。但在品类上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2025年1-2月份,白兰地进口量约为108.82万升,同比下滑72.96%,进口额约为2680.25万美元,同比下滑83.76%。相比威士忌,白酒和利口酒量额双位数的增长,在2024年进口额居于领先地位的白兰地,在今年1-2月份表现不佳,进口数据大幅下滑,跌至第三大品类。
2024年,12月25日,商务部发布关于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反倾销调查的延期公告,时间将延长至2025年4月5日。实际上,在继8月29日,商务部初步认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存在倾销,且倾销幅度为30.6%-39%,以及10月8日宣布采用保证金形式对欧盟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之后,在2024年11月11日又再次发布新增“保函”的选项。对于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的一系列反倾销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2025年1-2月份,进口白兰地量额的双双下滑。
进口白兰地市场的收缩,为国产白兰地的发展腾出了空间。国产白兰地近年来在品质提升和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以张裕旗下的可雅白兰地为例,1896 年张裕酿造出中国第一瓶白兰地并命名为 “可雅”,1915 年可雅白兰地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在现代,可雅白兰地更是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2019 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的盲品大赛中力压国际知名品牌夺冠。2024年,由可雅白兰地参与制定中国白兰地烈性酒质量标准也正式上线。白兰地等级划分标准超过了世界最高标准,并规定“酒庄白兰地不添加橡木提取液,不添加糖”。“国际品质 世界领先”可雅白兰地正带领国产白兰地走向世界。
总体而言,当前进口白兰地在中国市场遇冷的局面,为国产白兰地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产白兰地凭借不断提升的品质、逐渐完善的市场布局以及日益凸显的性价比优势,有望在未来的白兰地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在品牌塑造、市场推广、渠道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编辑:曼妮 审核:同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