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知珍一生喜欢大海。
3月24日一大早,张知珍的外甥女韩乐乐按照她的遗愿在鞍山市殡仪馆领取了骨灰,登上前往大连的专车。
车进入大连港港区,远远地,韩乐乐就看到了那艘船——围栏上插满了鲜花,几十个白色的罐子摆在船的尾部。
这是全国第一艘海葬专用船,船长陈琦今年65岁,开船40余年,从事海葬26年。
船长陈琦驾驶海葬船。人民网 邱宇哲摄
在陈琦身边,是连夜从吉林省四平市赶来的李原。李原带了一瓶白酒、一罐薯片和几道家人做的家常菜。“白酒是父亲爱喝的,薯片是妹妹爱吃的。几年前,他们都选择了大海。看到大海,我就觉得我们又见面了。”李原说。
三声汽笛,船缓缓起航。
韩乐乐望着舷窗外的大海,抱紧了姨母张知珍的骨灰。坐在她身后的,是陈冰和陈雨姐妹俩。她们各自嫁到了不同的沿海城市,母亲生前决定海葬。“妈说以后想她了就各自到海边看看,方便。”陈冰说。
海葬船尾部的降解罐。人民网 邱宇哲摄
海葬仪式的司仪李冬兰是船长陈琦的妻子,她引导家属们起立、默哀。“无论是生是死,我们还是亲人、我们还是朋友、我们还是您的儿女、我们还是一家人。请记住,这是我们的约定。” 船缓缓航行,越来越多的海鸥聚集过来,叫声几乎掩盖了发动机的轰鸣,船舱里有人低声抽泣。
鲜花、逝者的姓名板被排列在船头,家属们依次领取降解罐。在船尾,韩乐乐戴着手套,小心翼翼地将骨灰转移到乳白色的降解罐中。
李原把白酒摆在了船尾的桌子上,用手机拍了一张照片。“我现在感觉他们就在我身边。”李原对着大海低声讲话,说想爸爸、想妹妹。
船缓缓停到了预定海域,陈琦拿着扩音器,嘱咐家属:“当船鸣长笛三声,就请开始投放。”
陈雨抱着白色的降解罐,将额头贴在上面不忍撒手,泪水从罐子底部滴答到甲板上。“有些情绪是共通的,看见他们哭我也会跟着流泪。”陈琦尽量把视线投向更远的海面,拉响了汽笛。
到达预定海域后,家属准备投放降解罐。人民网 邱宇哲摄
绵长的汽笛声穿过温柔的海风,韩乐乐在降解罐上别上一支白菊花,又写下一行字“海水温暖、心愿达成”。随后她提着绳子,缓缓把降解罐沿着船边放下,接触水面,激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李原把白酒倒进海里,薯片引来了海鸥。
“我会想你的,你也要记着想我们啊。”陈冰和陈雨姐妹俩把罐子缓缓降到海里。
在这艘船上,“想你”这个词出现的次数最多。
“向大海、向亲人三鞠躬。”船启程返航,千纸鹤和花瓣在海面上渐渐散开。
“我觉得他们既然来到我的船上,对我而言就不是陌生人了。我在做一件挺有意义的事情。”陈琦这样解释。
二十多年之前,陈琦的船拉的还是游客。“第一次海葬出船是帮朋友一个忙,后来游客都不愿意坐我的船了。”陈琦说。
从那之后,陈琦成了专职海葬船长,但当时的港口距离公园太近,经常接到投诉,指责海葬船“晦气”,陈琦不得不给船另寻一处泊位。在辽宁省民政厅、大连海事局和大连港的帮助下,大连港6号码头,成了这艘思念之船的“避风港”。
陈琦掌舵海葬船航行在海面上。人民网 邱宇哲摄
让陈琦印象最深的,是曾经一个女孩,独自一人送50多岁病故的父亲。“她跟我说,直到罐子沉进海里,她也没有确定,父亲临终前说想要海葬,是想给她省钱,还是真的那么喜欢大海。”陈琦说。
“从去年开始,辽宁省海葬补贴提高到最高2000元。十年间,单单是辽宁省就因海葬节约土地约5.3万平方米。”陈琦说。
姨母张知珍的心愿达成,韩乐乐下船时跟陈琦握了握手。看着家属们的背影,陈琦说自己将来也一定是要海葬的。“做了这么多年海葬,我最后也要坐这艘船走。想给他们带带话,告诉他们的亲属还在想着他们。”陈琦笑着摘下船长帽子,挂在驾驶舱门口。
码头上,陈琦种了很多花。
四季轮回,此刻花开正好。
(文中除陈琦及李冬兰外均为化名)
(责编:邱宇哲、汤龙)